勺园在嘉兴南湖公园旁边,革命博物馆对面,是个免费景点,属于江南园林,我是春末夏初去的正是花卉盛开的季节,满园芬芳,芍药,牡丹,夜来香竞相开放,值得一游。 8+ 😋旅途愉快😀 5分 超棒 艺术馆是典型的江南特色建筑,周边风景秀丽,环境非常好!馆内艺术品琳琅满目,想要了解江南水乡风情,这里真是个不错的地方👍!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
北京大学勺园的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的府第,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历史发展 北京大学勺园的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的府第。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弘雅园,是英王二世的使者马戈尔尼居住的地方。因此,勺园也成为中国最早接待外国使团的食宿场所。勺园是留学生居住的地方。此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
勺园艺术馆是一座充满创意与灵感的艺术殿堂,园内展览丰富多样,涵盖了艺术、传统文化以及各类展览活动。园内空间设计巧妙,光线充足,营造出舒适的参观环境。艺术作品独具匠心,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作理念,激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勺园艺术馆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探索创意和文化的理想场所。
勺园出自张南垣之手笔,自然也是非同小可。临水而筑,渐次伸进南湖,园林倒有一半在湖中。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竹亭园半在湖内”(冒襄《影梅庵忆语》)。勺园初建时,称为“南湖“复社眉目”之称,为园林取名当不至于这般俗气。或许是取自《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黿鼉蛟龙鱼鱉生焉,...
勺园40年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高低起伏,但作为一个服务保障部门,能始终坚守在服务学校的前列,可以说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 服从需要找定位 从上述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来看,勺园诞生于我国实行对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最先是为了满足国外专家和留学生的生活需求,之后逐渐转型为满足国内外...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年-1631年)于明万历年间所建,取“淀之水滥觞一勺”之意将其命名为“勺园”。米万钟曾亲手绘制《勺园修禊图》,此画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大学在勺园故址上修建了包括正大国际中心在内的留学生楼群,北部还新建了一座曲廊亭台,亭中悬有“勺海”和“缨云”...
《嘉兴旧景》之勺园的浮世绘。嘉兴勺园,是明末权臣(崇祯七年进士)吴昌时的私人湖畔别墅,因园林一角似勺伸入南湖而得名。该园也是当时名满天下的皇家园林塑手张南垣的名作。这座在浙江嘉兴南湖西北岸盛极一时的园林,见证了明末许多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与文人雅士的极度风流。此园即是他们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是吴...
勺园是我国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所建。吴伟业在《张南垣传》中说,“张南垣名涟,南垣其字,华亭人,徙秀州,又为秀州人。少学画,好写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垒石,故他艺不甚著,其垒石最工,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 张南垣造园是匠心独运的,提倡“堆筑曲岸回沙、平岗小坂、陵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