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法国著名作曲家,与阿兰·鲍伯利(Alan Boublil)共同创作了多部经典的音乐剧,包括《悲惨世界》、《西贡小姐》、《马丁·盖尔》等等。生平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1944年7月出生于法国,父母都是匈牙利人。早年的勋伯格酷爱音乐,但未能进入专业音乐学校学习的他,靠着聪颖的天资和敏锐的乐感,在...
勋伯格的创作动力源自个人纯粹的心里欲求而非以公众公认的习惯性审美伦理为转移,他勇敢的探索始终一往无前。勋伯格使半音获得与全音同等地位的十二音体系,作为崭新方法论的诞生,动摇了西方传统经典音乐美学体系的基础。 起初,勋伯格受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影响,创作风格被归类为浪漫派晚期的半音主义,1908年结识画家...
勋伯格简介 一、基本信息 姓名: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后改姓氏写法为Schoenberg 出生日期:1874年9月13日 逝世日期:1951年7月13日 国籍:美籍奥地利(1941年取得美国国籍) 出生地:维也纳 职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二、生平经历 勋伯格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便开始作曲,是一位自学成...
勋伯格全部作品:勋伯格:风格与创意,作曲基本原理,勋伯格对位法:对位艺术的探秘之钥,伟大指挥家,音乐思想及其表现中的逻辑、技巧和艺术,和声的结构功能,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NO.1328):勋伯格五首乐队作品(Op.16,总谱,原版引进),勋伯格钢琴作品选集(中
勋伯格另一位高足阿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纪念一位天使”》是他对马勒遗孀阿尔玛的女儿曼侬·格罗皮乌斯的深情纪念,音乐中既有“十二音体系”的不协和音响,又融入了奥地利民歌和巴赫赞美诗的旋律,使得整部作品在挑战传统的同时,又不失其温暖与动人的气质。已经开始跨界指挥的霍内克和同样为小提琴演奏出身...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奥地利裔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师之一。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柏林和维也纳担任音乐教授,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加入美国籍。他是无调性新音乐的发明者...
勋伯格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这是他的《自画像》 在作曲家诞辰150周年的今天,推荐五款勋伯格作品的入门录音。或许是循序渐进的吧,不过特别有挑战性的先不涉及。 01.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绎勋伯格《升华之夜》 该作最著名的录音之一,多次发行时,搭配同组合演绎勋伯格或其他第二维也纳乐派成员的音乐。《升华之夜》是勋...
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
勋伯格《钢琴曲五首》Op.23中母集合的主导地位主要由9-3构成。值得注意的是,9-3集合在作品的开头和结尾处明确地出现,且这两个9-3集合所使用的音高材料相同(b d、d、f#、f、g、b a、a、b b、b),具备明确的首尾呼应性。通过对全曲母集合的运用进行分析(表1),我们可以发现,9-3集合在整个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