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唐朝时是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诸山地区)上两个较大的国家之一。地理位置 向东距离唐朝长安九千多里,向东南距离吐蕃逻些(拉萨)三千里,向东南距离大勃律三百里。历史背景 开元初年,小勃律王没谨忙来朝贡唐朝,唐玄宗把他当做儿子对待,而小勃律...
> 勃律 唐时西域国名。有大、小勃律之分,大勃律亦称布露。在吐蕃西(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西与小勃律接。小勃律即今吉尔吉特。唐万岁通天时大勃律遣使通好,开元八年(720)封其首领为勃律王。后因吐蕃相逼,避居小勃律。开元初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玄宗以儿子畜之”,以其地为绥远军。后吐蕃夺小...
历史民族史> 勃律 唐代西域国名。有大、小勃律之分,大勃律或称“布露”,东邻吐蕃,地处今拉达克西南,与克什米尔交界,西与小勃律接;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藏语称“勃律”为“祝夏”,对音即勃律。曾为吐蕃属国。万岁通天时(696—697),始遣使于唐,至开元年间(713—741),凡三遣使入唐,贡方物,唐册封其...
勃律是中世纪位于克什米尔北境印度河流域的一个国名。以下是关于勃律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与历史变迁:勃律最初以巴勒提斯坦为根据地,该地联结吐蕃、印度和唐西域地区。在吐蕃兴起并向中亚推进时,勃律成为吐蕃首先侵袭的对象,导致勃律王被迫迁往西北方的娑夷水流域,并因此分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大勃律位于小...
最初的勃律国,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公元七世纪中期,由于吐蕃的侵略,勃律国一分为二,分为大勃律和小勃律。至于勃律国,是如何建立的,大家可以随我一起看一下。公元四世纪中期,随着大月氏所建立的贵霜帝国的衰弱,其势力不断向今天印度的方向收缩。当时的贵霜帝国,已无能力控制北方边境,与此同时,中原王朝...
唐蕃的勃律之争,其实道路控制权之争。 说到勃律道的重要性,咱们还真是得往前倒一倒,从唐蕃第一阶段的西域之争讲起。 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大举进攻西域,连克西域十八州,逼唐朝撤安西四镇。 之后的22年里,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直到武周的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唐朝在四镇驻扎重兵,才算是彻底稳定了...
唐击小勃律之战是747年(唐天宝六年)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并兼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作战。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攻破小勃律国。二十八年(740年),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唐几任...
勃律,位于克什米尔的北部,是印度河流域的一个古国,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了连接印度次大陆、中亚和青藏高原西部和西北部的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非凡。在历史记载中,勃律的名称经历了多种翻译,如东晋时期的波伦、北魏的钵卢勒、唐朝时期的勃律等。藏文文献则称其为Bru-zha或Bru-sha。在吐蕃崛起...
大勃律,古国名,在今克什米尔的巴尔提斯坦[Baltistan],原为勃律国的一部分,大约在公元720年以后分裂成大勃律与小勃律。简介 一位日本学者认为,大、小勃律的分裂,是在720年至722年间实现的。历史记载 《新唐书》卷第二二一下西域传中载:“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苌,地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