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苦的人得到休息,让混乱的人得到治理。“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的意思是让劳苦的人得到休息,让混乱的人得到治理,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公正和秩序的追求,强调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以及对社会混乱的治理和恢复。
1墨子主张,治理国家须“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 )A. 主张“尚贤”“非攻”B.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 致力于发展工商业D. 志在实现国家统一 2【题目】墨子主张,治理国家须“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墨子指出,社会问题的核心在于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和“劳者不得息”,这是他所称的“人民三患”。在墨子看来,国家富强、人口众多、刑政治理有序,是“王公大人”追求的政治目标。然而,他主张解决“人民三患”的关键在于“兼相爱,交相利”,即有力...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乐的高度重视,而战国时期的墨子则认为欣赏音乐的前提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因此提出了“非乐”的思想。两位思想家认识不同的根源是()A:两者对的音乐的喜好不同B: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C: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之争D:两者的家庭教育不同 相关知识点:...
墨子说过民之三患,为..墨子说过民之三患,为寒者不得衣、饥者不得食、劳者不得息,在今日依旧有先见性,996、997困扰无数打工人,越加内卷的社会,让劳动者越加没有休息时间,中国人变得万分忙碌,却只能得一口饱饭,'劳者得息'在
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墨子提出统治者要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 )A. 儒家民本思
寒者得衣,饥者得食,冤者得理,劳者得息,圣人之所期也。 《鹖冠子》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 446a25f7f0b88a43d2fb0d510a3bdb8af437a412e168def2b9d705e9e519e5bb 数字摘要: 91d46aa0a88c16f5aa728330279ffe7bc460707b7551debc618227514be6c2e3 作者标识: 54229abfcf 收藏 评论 ...
根据材料“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知,墨家学派主张将普通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蕴含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D项正确;墨子的这一主张蕴含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未体现儒家与法家思想精髓,排除A项;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不符合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排除B项;墨子的...
解析:根据材料“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强调百姓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即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墨子主要强调广大人民百姓的利益,没有体现要恢复前代礼乐制度的主张,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墨家学派兴起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