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创新和技术变革速度的传统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产出除以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加权平均。劳动投入的度量不仅要考虑既定工作年份劳动时间的变化,还要考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我们对资本投入的度量是针对本书新设计出来的,并根据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投资行为某些不同寻常的方面进行了调整;这些调整的细节在数据附录...
劳动度量是对一个社会、城市、地区、组织、个体等劳动生产率的考量,也是一个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两方面的名词,从而决定劳动度量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体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劳动组织、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劳动度量也是具有视角、统计的多样化,要对劳动量进行统一度量,就必须找到劳动的共同属性(或通约性),...
一、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 劳动过程的第一个通约性,那就是所有劳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李嘉图提出用最不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量,按照这种方法所得出的商品价值量是一个随机的、不可确定的量,它会随着不同“最不熟练劳动者”的劳动耗时的变化而变化,也会...
一种是基于时间的度量,如李嘉图的最不熟练劳动者在恶劣条件下所需时间,或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方法的优点包括简便易行,直观明了,但定量性较差,适应性和稳定性都不足。尤其在生产力发展到信息时代,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更加明显,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趋势。另一种是通过身体...
一、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 劳动过程的第一个通约性,那就是所有劳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李嘉图提出用最不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量,按照这种方法所得出的商品价值量是一个随机的、不可确定的量,它会随着不同“最不熟练劳动者”的劳动耗时的变化而变化,也会...
劳动过程具有三个基本通约性:时间通约性、产出通约性以及投入通约性。其中,投入通约性,即劳动过程中生活资料的消耗,被认为是度量劳动量的一个可能方向,因为它考虑到了劳动的实质性和生活资源的消耗。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消费量”作为度量劳动量的基础,具有显著优势。首先,这种...
一、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 劳动过程的第一个通约性 那就是所有劳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以消耗时间的形式来度量劳动量 又存在两种争论 ①李嘉图提出用最不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量 ②马克思提出用平均熟练程度的劳动者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
《知识劳动度量:理论与应用》是2007年1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刚。作者简介 刘刚,1963年出生,汉族,河南开封人。博士(后)、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基础工业工程、管理复杂性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已负责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其实直白的说是记账的时候用不同标准计量啊,实物量度相当以生产量计量,劳动量量度相当于用生产数量计量,货币量度用生产的货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