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阳止痒汤 【方剂名】助阳止痒汤,出自清·《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一两(30克),桃仁、红花各二钱(各6克),皂刺、赤芍、山甲各一钱(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益气散瘀,通络止痒。 【主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医案】临床...
《医林改错》:助阳止痒汤 【处方】黄耆30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 赤芍3克 山甲3克(炒) 【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
助阳止痒汤#荨麻疹#【方剂名】助阳止痒汤,出自清·《医林改错》。【组成】黄芪一两(30克),桃仁、红花各二钱(各6克),皂刺、赤芍、山甲各一钱(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益气散瘀,通络止痒。【主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舌淡,苔白,脉弦细。【临床医案】...
本例发病时间长,为气虚血燥,毒瘀相挟,脉络郁滞而发,助阳止痒汤益气通络,解毒散瘀;鸡血藤、威灵仙活血养血,通络止痒;绿心豆、紫草凉血解毒。诸药相配,标本兼治,故取良效。 【临证提要】 助阳止痒汤主要用于正气亏虚、毒邪不透所致“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据原文所载,本方...
对于助阳止痒汤的作用,《医林改错》中是用来治疗“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这种病症的,当然,不仅如此,王清任还说助阳止痒汤还可以“兼治失音声哑”。如果囿于“痘疹”二字,那可能就要错过这个“助阳止痒”的奇效良方了。这是为何呢?因为清代名医王清任,他的创方思想非同一般,他所创立的新...
助阳止痒汤 【方剂名】助阳止痒汤,出自清·《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一两(30克),桃仁、红花各二钱(各6克),皂刺、赤芍、山甲各一钱(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益气散瘀,通络止痒。 【主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医案】临床...
助阳止痒汤用于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助阳止痒汤--《医林改错》卷下 【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皂刺3克,赤芍3克,山甲3克(炒)。 【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助阳止痒汤 zhù yáng zhǐ yǎngtāng 出处 清·《医林改错》 组成 黄芪一两(30克),桃仁、红花各二钱(各6克),皂刺、赤芍、山甲各一钱(各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益气散瘀,通络止痒。 主治 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
王清任——助阳止痒汤 《医林改错·下卷·论七、八天痘疮作痒》。 【组成配方】黄芪一两(30g)桃仁二钱,研(6g)红花二钱(6g)皂刺一 钱(3g)赤芍-钱(3g)山甲一钱,炒(3g)。 【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补气活...
助阳止痒汤 《医林改错》助阳止痒汤 治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黄耆一两桃仁二钱研红花二钱皂刺一钱 赤芍一钱山甲一钱炒 此方治痘后六、七日,作痒甚者,抓破无血。不是治初出痘一、二日作痒之方。 【方歌】 助阳止痒耆桃红,皂刺赤芍山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