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贺号航空母舰原为加贺级战列舰1号舰。舰名源自于日本古代加贺国。加贺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建造2艘。1919年1月,海军对川崎造船厂下令准备建造加贺号的施工准备,也是川崎造船厂建造的第四艘战列舰。加贺级战列舰是长门级战列舰的改进版,装备了更强大的5座410毫米联装舰炮,...
从日本的加贺号航母的甲板空军结构来看,足够搭载10架F35B舰载机。显然,日本试图将加贺号航母朝着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方面发展。第二阶段的改造主要针对加贺号航母的内部,估计是一些航电系统方面,以适配F35B舰载机。根据日本的计划,第二阶段的工作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其完成的时间点很有意思。2027年是解放军建军10...
对于加贺号改装后搭载F-35B的数量,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曾经猜测,出云级最大可以搭载20多架F-35B战机。《环球时报》曾引述参观过这艘舰的《舰载武器》杂志主编石宏的观点,认为其内部空间有限,在扣除必要的转运空间后,机库最多容纳6架F-35B,再加上甲板部分停放的战机,出云级最多可以搭载约10架F-35B战机。
加贺号(Kaga)原为旧日本帝国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第三号舰,与第四号舰土佐号(Tosa)同为长门级战列舰的升级改进型,主炮增至5座双联装410,整体防御能力也有所提高,项目设计编号A-127,设计工作由当时刚刚升任造舰大监的平贺让主持。 1918年5月15日,该舰获得加贺舰名,初分类为战列舰,并临时编入吴镇守府舰籍;...
加贺号是日本最初的大型航空母舰之一,但没有马上投入使用,服役早期作为岛式上层建筑试验舰。 1934年-1935年改装完成后的加贺号1934年至1935年“加贺”号在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因为跑道过短无法适应新型飞机的起降,取消不实用的中下两层飞行甲板,改装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飞行甲板加长加宽并进行结构加强...
73年后的2015年8月27日,“加贺”号起死回生。这一天防卫省为新型直升机母舰命名为“加贺”号并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超过3500名普通民众来到横滨矶子造船厂一睹号称“亚洲最大军舰”的真容。“加贺号”是“出云”级的2号舰,它的下水(预计2017年3月正式服役)标志着海上自卫队(以下简称“海自”)联合舰队的4个...
73年前,曾经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血债的旧日本帝国海军“加贺”号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海战中被美国海军炸成两截断沉大海,73年后,继承了旧日本海军衣钵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又吹吹打打迎来了第二艘以“加贺”为名的直升机航空母舰。虽然日方辩解命名无关其他,但是在日本右翼势大、军国主义沉疴泛起的今天,这样一艘军舰的“重...
1941年12月7日,加贺号作为6艘参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之一,参加了著名的珍珠港偷袭。1942年1月,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和加贺)与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席卷了东南亚,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扫荡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
“加贺”号航空母舰,在尺寸上相较于“赤城”号短了20米,然而尽管体积有所缩小,其整体构造布局却几乎完整地继承了“赤城”号的设计理念。它同样采纳了三层飞行甲板的布局模式,这样的设计旨在显著提高作战飞机的起降效率以及回收效率。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降落空间相对有限,这无疑增加了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