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生脉散药方 【来源】清代吴瑭(鞠通)《温病条辨》卷一。【组成】沙参9克(三钱); 麦冬6克(二钱); 五味子3克(一钱); 丹皮6克(二钱); 细生地9克(三钱)。【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功用】养阴生津,凉血清热。【主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而表虚之证,口渴,汗多,...
加减生脉散 药方名称加减生脉散 处方沙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 丹皮6克 细生地9克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口渴,汗多,舌赤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程自银医生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生脉散进行个性化的加减调配,使其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这种独特的加减疗法充分发挥了生脉散的优势,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副作用,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 程自银医生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位患者...
方用生脉散、炙甘草汤加减。方用生脉散、炙甘草汤加减。 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主治气阴两虚证。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三药配伍,一补一润一敛,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现代研究表明,该方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适用于冠心病、...
故笔者在临床上针对因盗汗过度而造成的气阴两亏型病人,以“滋阴补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为基本治法,灵活运用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辨证施治,确能收效。方药用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云苓、牡丹皮,泽泻、党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于伴肾虚耳鸣、耳聋等症状者,给以石菖蒲、磁石等以滋阴补肾,潜阳聪耳...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处方:党参 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 25g、黄精15g、玉竹15g、桃仁 10g、红花10g、柴胡10g、当归10g、川芎 15g、赤芍 15g、车前子15g、冬瓜皮20g。治法:补益气阴、活血化瘀加减:气虚甚者加人参、白术;阴虚重者加太子...
对气阴两虚、痰浊痹阻的胸痹运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胸痹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生脉散可益气养阴,瓜蒌薤白半夏汤豁痰开结,配陈皮有二陈汤之意。北芪可补胸中气,重用丹参有丹参饮之意,可活血祛瘀主心腹痛,配元胡活血止痛效果更佳。
祛暑清热方剂~加减生脉散#微博仙草节##草本集市##草本拾遗##草本CP#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祛暑剂-祛暑清热剂功用:清肺.养津。方:沙参 细生地各(9g) 麦冬 丹皮各(6g) 五味子(3g)。 用法:1、现代...
中医名方加减生脉散临床运用 【组成】沙参9克,麦冬6克,五味子3克,丹皮6克,生地9克。【用法】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功用】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主治】太阴伏暑,口渴,汗多,舌赤。【方论】本方所治证属暑伤营阴所致,故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方中沙参、麦冬甘寒清热,养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