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人面面相觑,先是震惊,再是平静,最后喜极而泣。1975年,华国锋不同意释放13名功德林战犯,毛主席道出其中要害,要求全部释放。在这件事上,毛主席一石三鸟,堪称智谋典范。
因此,关押在功德林中的战犯得以保全性命,接受改造。但即便如此,1951年,新中国仍然下令处决了其中的5名战犯。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要么是卑鄙的中共叛徒,要么是拒绝改造且试图策划暴乱的蒋介石死忠。黄埔一期邓子超 被处决的第一名国民党将领,是蒋介石心腹、出身黄埔一期的邓子超。同时,他也是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
1949年,解放军攻占了赣州,邓子超被俘,随后被送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进入战犯管理所后,邓子超执迷不悟,根本不配合改造,对于管教人员和同僚的苦心劝告充耳不闻。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多次谋划组织越狱行动,虽然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他的行为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其恶劣,不能姑息。1950年对他进行公审,并判处...
黄维是功德林管理人员心中拒绝改造的典型,第一批特赦名单公布后,他傻了眼,而妻子更是万念俱灰,从台湾、香港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甚至出现了精神问题,曾服用大量的安眠药自杀,幸好被发现救了回来。 更让黄维的家人无法理解的是,黄维偏要在战犯管理所研究永动机,管理人员觉得他是想要以永动机来逃避改造。 为了阻止黄维,他...
而原来就已在功德林关押的,也都是一些当初“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黄维、文强、邱行湘、宋瑞珂……到了1956年1月,功德林关押的国民党战犯已经接近200人。而这小200号人,可以说是国民党战犯中“骨干中的骨干”。所以当初有人戏称:“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被关进功德林的,进那里也是要有资格的。”2 很多...
被俘后李仙洲先后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和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1960年被特赦。特赦之后李仙洲被安排在山东省政协工作,1988年在济南去世,终年94岁。4、范汉杰 范汉杰是广东大埔人,他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黄埔学生了,因为在到黄埔军校学习之前他已经是少将了,也就是说他是黄埔学校的将军学员。毕业后范汉杰在...
功德林,这个听起来仿佛与佛教有关的地方,其实另一个名字叫作北京战犯管理所。因由寺庙改建所成而得名,之所以名声遐迩,是因为此地曾关押过两百多名国民党军官。这些人之中,李仙洲、范汉杰、宋希濂、杜聿明、黄维、周振强、曾扩情、邓子超八人,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军校——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他们有着各自的抱负和...
1959年,首批获得特赦释放的国民党战犯一共有30人,其中有10人曾关押于北京功德林监狱,在当时算是比较重要的战犯了。这10个人分别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和卢浚泉,他们在获得特赦释放之后的结局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功德林监狱首批特赦的10个国民党战犯,...
1951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有5位国民党战犯被处决,分别是谁?在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1号有一座古老、悠久的监狱——功德林1号战犯管理所。解放战争以后,这里被改造成关押和改造国民党战犯的监狱,国民党战俘都被关押在这。我党对于俘虏向来都是宽容的,在这里关押的大多数国民党战犯最终都被特赦了,但也有个别例外。老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