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梵语guna,藏语yon-tan),功能福德的意思。音译作惧曩、麌曩。有关功德的意思,很多经中对其的解释都有不同。如慧远《维摩义记》卷一记载:“功德者,亦名福德,福谓福利,善能资润福利行人,故名为福。(中略)功谓功能,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吉藏《仁王般若经疏》卷上记载:“功德者...
一、功德 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修行有功,身心清净就是德;灭除内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现前就是德。也就是说,功是修因,德是果报,你有真实的修行,才有真实的果报。比如讲:我们因戒得定,持戒就是功,得定就是德;我们由定生慧,修定就是功,开慧就是德。我们在回向偈里常讲:“愿以此功...
6. 精进:持续不懈地努力修行,无论是身体上的劳动还是精神上的修行,都应该尽力而为。7. 慈心与悲心:培养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愿意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这种无私的爱是积累功德的重要方式。8. 回向:将所做的一切善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和解脱,这种分享功德的行为被认为能增强功德的力量。...
“功德”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修行、持咒、念佛等善行所积累的功力和德行。这些功德能够转化为智慧、慈悲和觉悟,促进个人在智慧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功德,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修行成果,更是一种无私的利他精神的体现。 在佛教中,我们强调功德的积累和成长,因为功德就像来自虚空...
“功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概念,涵盖着宗教、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等多个层面。它代表着个人行为的善良、慈悲与利他,以及为他人和社会做出的有益行为。概念解析和内涵:行善行为:指个人为他人或社会做出的善良行为,如施舍、助人、救助弱势群体等,旨在造福他人,促进社会和谐。善因善果:积累“功德...
(1) (名)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功德。(作宾语) (2) (名)佛教用语;指行善和诵经念佛等事。做功德。(作宾语) [构成] 并列式:功+德 近义词 好事、善事 英文翻译 1.(功劳和恩德) merits and virtues 详细解释 ◎功德gōngdé (1) [charitable and pious deeds;good deeds and merits] ...
功德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功德与德行紧密相连。一个人的功德可以通过他的行为和事业来体现。例如,我们常说“功德无量”,就是指一个人的善行和功业是无法计量的。此外,功德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圆满。这意味着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善行,达到了道德上的完美和圆满。在历史上的一些经典著作中...
1. 什么是功德?在佛教中,“功德”是指通过善行、善念和善言所积累的善果。这些善行可以分为两大类:身行:指身体上的善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心行:指心灵上的善行,如慈悲、智慧、正念、正定等。2. 功德无量的含义 “功德无量”意味着这些善行和善念所产生的善果是无限的,无法用具体...
六祖认为,功德不是福报。简单理解,我们因畏惧因果,励志行善积德,帮助他人,这样的布施行为,所得皆为福德和福报。而福报可以让我们获得身外的满足,福报的代表就是大富大贵之人。 而功德,是因我们智慧的显现,可以说,修行就是功,身心清净便是德,灭除愚痴和烦恼就是功,般若智慧的现前便是德。而功德的代表,就是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