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在蜀汉大臣中,刘备最看重的人就是诸葛亮。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蜀汉群臣共同推举刘备为汉中王,如此方才合乎常理。当时的大汉天子虽然是个傀儡,可天下却仍然是汉朝的天下,按照常理,蜀汉群臣想要拥立刘备为王,肯定要给汉献帝上一份联名表。《三国志》: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
这份看似平平无奇的劝进表,实则是一份政治奥秘图鉴。想想看,刘备是如何用这张名单精准地平衡各方势力的?首先亮相的是马超,代表西北军事集团;接着是许靖,彰显士林舆论的力量;然后是庞羲和射援,笼络益州本土势力;最后才是诸葛亮这帮核心班底。这哪里是简单的排名,分明是一盘精心布置的政治棋局!马超站在第一...
刘备称王的程序是这样的,他的手下先集体上表劝进,让刘备以天下苍生为重,进位为汉中王。刘备在推辞不过后,接受大家的劝进。接下来筑坛举行进位的仪式,向汉献帝遥祝后登上王位。然后再向汉献帝补个报告,万事大吉。我们今天看这个程序就感到好笑。刘备的这个进位的程序,完全是一个以下克上的程序。在没有汉献帝的...
而把他们排在前面,无非是要利用他们的名声。他们或是世代公侯,或是当时名士,或是地方豪族,或是汉朝旧臣。有了他们的推举,为刘备的劝进表增色不少。同时,也向天下显示了刘备进位汉中王是得到了各个阶层的认可,是众望所归的。 正是这个原因,为了营造一片群情激昂,众望所归的氛围,刘备才将马超等四人排在前面。
劝进表,即上奏献帝的文表,目的是请封刘备为王。在这份劝进表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领衔上表的的臣子,既不是名满天下的贤臣诸葛亮,也不是陪着刘备出生入死多年的关羽、张飞等人,而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在随后的大赏文武百官中,马超更是被封为左将军,地位高于关羽,为武官之首。此时距离马超投入刘备阵营才...
因此,尽管刘备有过很多头衔和官职,但真正能够行使权力的方式,仍然是依靠他手中的军队和忠诚的将领们。袁绍、曹操、刘表、刘璋、孙权等人,他们也都以将军的名义来开府治事。无论是谁,在那个年代里,军阀们都以将军的身份来称呼自己,这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而刘备,则是以他的左将军之名,带领着他...
首先,马超是名门望族出身。据说马超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而在东汉那个年代,是非常看重出身的,尤其是和上层人物交流时,如果你出身不佳,别人会看不上你的。试想一下,如果刘备把诸葛亮或者张飞他们放在劝进表的第一位,那么汉献帝会怎么想?诸葛亮张飞又没啥名望,汉献帝哪里会认识他们呢?其次,马超有东汉...
诸葛亮的官职是军师将军,相当于参谋级别的虚职将军,虽然官职不高,但是诸葛亮是有实权的,负责处理刘备左将军府的一切政事,所以诸葛亮在劝进表中排名第五。这些官职的地位可以打个比方来形容:刘备在前线打仗,可能随身带着射援,在身边传达命令或者处理刘备身边事务,同时带着庞羲,为他率领一支军队打仗,然后诸葛亮...
这年秋天,刘备的下属们都上表献帝奉他为汉中王。在这份群臣的劝进表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群臣上表的次序依次为: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