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总司令部,简称“剿总”,是国民党政府在与我军作战时设立的高级别第一线指挥机关,具有跨建制、跨地区的特点。一个“剿总”一般下辖多个兵团、绥靖区、绥靖公署、警备司令部等。历史上第一个“剿总”是蒋介石于1932年4月设立的“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他自己任总司令,同时任命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匪...
徐州“剿总”于1948年6月由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徐州司令部改组成立,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8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副总司令,先后被任命为副总司令的还有孙震、李延年、冯治安、刘汝明、韩德勤、陈鼎勋。徐州“剿总”下设八大处,一个办公室,另设一个政务委员会,一个前进指挥部。徐州“剿总”在淮海战役期间共下辖...
卫立煌作为东北剿总总司令,曾对胡宗南的军衔、职务及“西北剿总”等问题做出过决策。他指出,胡宗南的军衔级别不足以担任“行营”或“行辕”主官,因此西安绥署无法升格为“西北剿总”或“西安剿总”。张治中将军当年的抉择非常明智,如果他当初就任东北行营主任,可能成为未来的“东北剿总”总司令,与我军为敌。但...
一、“剿总”的来龙去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京当局就曾经设立过”剿总“这一机构,专司对红军的作战,特点是辖区广阔、权力极大且级别很高,比如”豫鄂皖剿总“、”西北剿总“的总司令,都是由蒋某人自兼的,然后再以张少帅担任副总司令,在驻地代行总司令职权。这哥俩再以前的职务,一个是陆海空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五大战场,咋只有四个"剿总"?张治中执掌的机构太特殊 1948年夏秋,国共决战的关键时刻,随着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整编完成,战场态势日趋明朗。为应对解放军的战略攻势,国民党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战场分别成立了四个"剿匪总司令部",而在西北战场却始终未见"剿总"的身影。此时,张治中以"西北行辕主任...
“剿总”最初主要是负责所在地区的军事,后来权力和业务不断在扩大,甚至直接掌管该地的党、政、军、财大权,成为当地最高的行政机关。因此可以说“剿总”的总司令都是国军中大佬级别的人物,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他是桂系军阀中的大佬,与桂系另外一位大佬李宗仁合称“李白”,人送外号“小诸葛”。白崇禧所...
“剿匪”总司令部简称“剿总”。国民党首次设置“剿总”是在1932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任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蒋介石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疯狂“围剿”。这是“剿总”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中。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此时的蒋介石...
剿总司令官的职位比普通的绥靖公署主任高,像华北剿总就是由张垣绥靖公署和保定绥靖公署构成的。而绥靖公署是从抗战时候的战区转变来的,所以这三者的排序应该是:行营主任比剿总司令部厉害,剿总司令部又强于绥靖公署,而绥靖公署和抗战时期的战区是同等水平。在抗战那会,战区的主官全是上将及以上军衔(包括中将加...
徐州剿总:刘峙 在四大剿总里面,要说最菜绝对要数刘峙。相较于其他3人是靠着能力上位,刘峙多少则是靠着自己的裙带关系。早年的时候刘峙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保定军校毕业后加入到了黄埔军校成为教官,在北伐作战中也是身先士卒。因为在北伐和大革命时期,有他在的仗都会赢,所以国军内部将其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