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除了司令员刘伯承,还有两位副司令员滕代远、王宏坤。两位副司令员的职责各有侧重:滕代远主要负责根据地建设,王宏坤主要负责梯队建设。徐向前回归后,副司令员王宏坤出任第6纵队司令员。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以后,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滕代远留守晋冀鲁豫,而前方野战军也新增了一位副司令员...
三野(华野)副司令员的设置,和一野(西野)完全不同。如果说一野两位副司令员,完全是彭总的助手。到了三野(华野)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在华东战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更多的是全局统筹把关,而作为副司令员的粟裕是实际上的军事指挥员,这在五大野战军里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华东战场,由新四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
中南军区在成立后,司令员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总。1952年,华南军区并入中南军区,原军区司令员叶,任中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叶也是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人称叶帅。开国上将黄永胜,开国大将王树声,开国上将陈再道,分别任第二、第三、第四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在建国初期,拥有两位副司令员,第一位是...
彭老总身边的五大副司令员张宗逊,还有邓华,韩先楚,洪学智都是人民军队中最杰出的战术指挥官,同时也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1955年,四大副司令员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另外一位副司令员赵寿山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在军中任职,与军衔擦肩而过。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是林总,政委是罗荣桓,参谋长是萧克,政治部主任是谭政。让人意外的是,四野没有设副司令。要知道,在同时期的一野,有两位副司令,就是张宗逊和赵寿山,三野也有一位副司令,就是粟裕,而四野拥有百万大军,为什么却没有设置副司令呢?而且,四野的...
陆福恩中将从火箭军成立时就担任首任副司令员,也只是任职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离任的,不过陆福恩将军离任新职和徐起零将军离任新职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徐起零将军离任属于转任其他岗位,陆福恩将军离任却是直接退役,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的。1953年3月出生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陆福恩,在他17岁的时候就参军入伍了,服役了...
东北野战军成立时,萧劲光就还兼任了东野第一兵团司令员。当时东野就两个兵团,真说起来这兵团司令比野战军副司令员实权还要大一点。所以对萧劲光而言,野战军副司令员更像是兼职。再后来他率部入关参与平津战役,四野正式时,部队的人数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主力兵团也由两个增至四个,萧劲光担任了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首先,部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是决定是否配置副司令员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一支部队规模较大,单靠司令员难以有效地指挥全体士兵,副司令员的出现则能够加强指挥层级,确保各个单位协同作战。在庞大的部队中,副司令员可以分担军事决策和指挥工作,协助司令员处理日常事务。其次,部队的作战范围和任务繁重程度也会影响是否需要...
空军副司令员这一职务通常对应的是副大军区职级别,这是我国军队体制中较高层级的指挥职务。在解放军现行的军衔制度下,这一级别的军官多被授予中将军衔,但也可能包括资深的少将或资历深厚的上将。中将军衔的空军副司令员主要负责协助空军司令员开展各项工作,参与制定空军的战略规划、战术指导以及部队训练、装备发展等...
副司令作为直属于司令的副手,承担着更重要的指挥和决策职责,因此在军衔上应该更高。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军队的指挥结构更加合理和高效。参谋长作为司令的顾问和助手,提供战略和战术建议,但并不直接参与指挥决策。而副司令作为司令的代理人,需要拥有更高的军衔来确保其权威性和指挥能力。总之,尽管在某些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