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湖南疾控发布了野生蘑菇中毒红黄绿警示。其中,高风险、剧毒蘑菇有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损害类型为急性肝损害。这两种野生蘑菇的特点是由菌盖、菌环和菌托组成。会造成急性肝损害的还有肉褐鳞环柄菇,个头不大,长有鳞片,在松杉树下常见。风险较高的有欧式鹅膏,生于壳斗科林地上或以壳斗科和松科为...
又是一季吃菌时,为让大家进一步正确认识野生菌,吃菌吃得放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近几年云南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统计,本次对之前图版的物种进行了部分更新。本次更新图版包括两张,共计24个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1、谨防误食剧毒野生菌 有毒野生菌不仅限于网传的“红伞伞、白杆杆…”,云南的剧毒野生菌反而是“白伞伞、灰伞伞、黄伞伞…”云南常见的六种剧毒野生菌:致命鹅膏(白罗伞)。灰花纹鹅膏(麻母鸡)。亚稀褶红菇(火炭菌)。黄盖鹅膏(黄罗伞)。条盖盔孢伞。毒沟褶菌(小白菌、蝴蝶菌)。2、彻底炒熟煮透 ...
菌子别乱吃!这些是剧毒菌类 🍄白环蘑属 这种腐生菌的菌盖光滑或有鳞片,鳞片通常坚挺不易脱落,菌褶白色。多半有菌环,菌柄基部明显膨大。🍄东方黄盖鹅膏 菌盖黄色至淡黄色,表面覆有鳞片,边缘有短沟纹。菌褶白色至米色,菌柄米色至白色,基部近球状,菌环白色,易脱落。
购买建议:这种菌绝对不能吃!虽然它被神秘主义者和萨满用于神圣的仪式中,但毒性太强,稍不注意就可能致命。 🍄鹿花菌:绿色伪装者 外观:鹿花菌的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白色菌肉看起来就很诱人。但别被它的外表迷惑了,它可是剧毒的真菌🚫! 毒性:含有鹿花蕈素和甲基肼等毒素,能分解生成甲基肼,导致肝...
对于不熟悉的野生菌,应始终保持警惕,不能采摘、加工或食用,以防范误食中毒的风险。此类野生菌含有剧毒,常见种类如毒伞、白毒伞,它们含有极强的毒素。即使是经过长时间的烹饪,毒性也无法被消除,目前医学上也没有特效药物,误食此类野生菌极易导致致命的后果。因此,在野外遇到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切勿采摘、...
又到一年吃菌时!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今年云南省野生菌上市似乎比往年来得早,刚进入四月,红葱菌已悄然出现在云南的野生菌市场。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继6月剧毒鹅膏菌事件后,湖南山林间又一种潜在的剧毒“杀手”开始悄然现身。这种看似平常却极具毒性的亚稀褶红菇,正逐渐成为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的隐患。亚稀褶红菇,这种看似平常却极具毒性的蘑菇,正悄然成为湖南居民健康的潜在威胁。一旦误食,其灾难性的后果可能无法预料。近期,我省已出现相关危重症病例,再次提醒...
😷每年都有人因误食类似鸡枞菌的毒菌而中毒,其中灰花纹鹅膏菌和假褐云斑鹅膏菌就是典型代表。它们与鸡枞菌形态相似,但含有剧毒的肽类毒素,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毁坏作用。🔍灰花纹鹅膏菌,学名Amanita fuliginea,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灰色至深灰色,表面有深色纤丝状隐花纹。这种菌在6-9月份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