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剡县(浙江嵊州市,新昌县),属会稽郡,历两汉三国南北朝不变,王莽时易名尽忠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州,置总管府,总管原东扬州诸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剡县 隋 平陈,省郡 大业元年 改吴州为越州 ...
剡,古县名(剡县),西汉设置,在今浙江东部,包含嵊州和新昌。溪水名,即剡溪。在浙江省曹娥江上游 [Shan River]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原文:海客谈...
剡县的“剡”是一个多音字,其读音和组词情况如下: 读音 shàn: 在表示地名时,如剡县、剡溪(位于浙江省的水名)、剡中等,读作shàn。 剡纸、剡楮,指用剡地所产的藤、竹制造的纸,也读作shàn。 yǎn: 作为动词,意为削、刮,或形容尖、锐利,读作yǎn。例如,“剡木为楫”中的“剡”即表示削、刮的动作;“...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秦汉时名为剡县,“剡”字专用于剡县、剡山、剡溪、剡湖等嵊州市内的地名。 公元前210,秦始皇听术士说“东南有天子气”不利秦王朝,因此专程东巡会稽郡,下令在星子峰南侧挖千丈深坑,以泄王气,名曰“剡坑”,以剡名县。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景帝前元4年,即公元前153年,已置剡县。 公...
剡县的读音为shàn xiàn。剡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就有人类在嵊州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剡地先后属越、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会稽郡,为郡属地。吴越时,因“剡”字有“二火一刀”为不祥,吴越王钱镠改剡县为赡县。宋徽宗时,方腊于东南起义,剡县有...
汉语词典> 剡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浙江嵊州市西南,三国吴移今嵊州市治。五代吴越改名赡县,宋初复旧。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嵊县(今嵊州市)。 每日三十词 把式匠 把总 把憑 把戏 把截 把戲 把手 把把 把拏 把拦 把拱 把持 把捉 把掌 把握
剡县读音是[ shàn xiàn ]。声母是sh,x;韵母是an,ian;都读作第四声。剡县一般指嵊州、嵊州市,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北靠杭州市,东邻宁波市,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72.87万,流动人口8.6万。嵊州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
然而,这些描绘天姥山的诗句,均创作于他抵达剡县之前。至于李白是否真正登临过天姥山,这一事实在现有诗篇中并无明确记载。但据《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推测,他在公元725年首次踏入剡中时,或许已曾亲登天姥山。唯有亲身体验,方能在二十余年后的梦中重游时,将天姥山的景致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天姥山,这座被...
唐时越州剡县(今嵊州市、新昌县),又称剡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50余位唐代诗人踏歌而来,游历剡中这一集山水嘉美、六朝风韵、仙风遗踪、佛教圣地、道教福地于一炉的形胜之地。他们沿剡溪或顺流而下,或逆水而上,或壮游,或隐游,或宦游,或避乱游,或考察游,在这条“浙东唐诗之路”上徜徉歇息,寄情山水,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