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是指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1)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
一、前道德阶段(5岁下)“前道德”就是发生在“道德”之前,意思就是这个阶段的是没有道德概念的。上一章我们学过,5岁下的孩子基本属于感知运动阶段,或者说刚进入前运算阶段,他们才刚刚有简单的思维意识,更不用说复杂的道德认知了。因此他们的行为做事完全是依靠本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怎样就会怎样,完全...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 第一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转化的过程。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孩子处于"前道德阶段"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这个阶段容易养成坏习惯,而家长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可以教会孩子换位思考,这样孩子才会去关注别人的想法。比如孩子喜欢"偷东西",在他看来,这不是偷而是拿。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被偷东西的难受。比如偷偷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拿走,问问他的感受...
而第一个阶段,就是“前道德阶段”,一般是指孩子4-5岁这个年龄段。前道德阶段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孩子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此时,孩子道德认知不守恒,也不懂规则对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都能明白了。处于“前道德阶段”的孩子,他们内心还没有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也不懂得遵守规则,自然...
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通常出现在儿童3岁以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没有道德概念,只是依靠本能行事。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到生理和情感因素的影响,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和对他人感受的关注。例如,一个2岁的孩子可能会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因为他想要它,而不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通常出现在...
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遵循特定发展规律,这对于理解人性具有重要意义。2. 皮亚杰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人们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向服从权威(如父母和老师),最终形成自我内化的道德判断。3. 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
科尔伯格认为,“前道德阶段”由两个时期构成,一是惩罚与服从定向时期,二是( ) 根据您输入的内容,为您匹配到题目: **科尔伯格认为,“前道德阶段”由两个时期构成,一是惩罚与服从定向时期,二是( )** A. 服从与自我保护与时期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时期 C. 社会契约定向时期 D. 普遍道德原则定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