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303歼击航空师第17团副大队长苏佳金大尉,战斗起飞共149次,空战66次,击落对手飞机22架,其中F-86战斗机15架,创造了喷气机时代不可逾越的世界作战纪录,是前苏联空军参战英雄榜上当之无愧的冠军。尽管前苏联对空军秘密参战采取了高度保密的措施,但根据飞行员的作战技术、短兵相接时飞行员的面孔以及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建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并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抗。这两大阵营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为战争对欧洲大陆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各国百废待兴开始了重建工作。美国为了更好的控制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各国的重建提供帮助。在这项计划的帮助...
1991年12月25日夜晚,随着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苏联这个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很多人认为,苏联的解体在于和美国的冷战,那么在冷战中,美国到底是怎么整垮前苏联的?美苏军备竞赛 美国针对苏联的手段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军备竞赛,第二是思想渗透。在军备竞赛上,上世纪美苏之间那疯狂的军事扩张...
前苏联隐瞒35年,几十位顶尖专家发射台直接汽化,元帅当场炸死 前苏联解体以前曾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导弹大国,它在洲际导弹研究领域的遗产帮助后来的俄罗斯奠定了核大国的地位。但在苏联导弹研究的过程中,也曾出现恶性事故,其中一起被前苏联足足隐瞒了35年。拼命追赶的苏联导弹 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一、苏英法谈判与苏德谈判 1939 年 3 月,斯大林在苏共十八大上阐述苏联的对外政策时,一方面表示“今后还要执行维护和平和加强同所有国家的外交联系的政策”,另一方面指出,因某些国家企图“煽起苏联的狂热去反对德国,毒化空气和没有根据地挑起同德国的冲突”,所以苏联应“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
冷战中,双方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保证自己国家在国际上的持久地位,两国的军备数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其中核武器规模的不断增加和进化表现的尤为明显,冷战的持续也使得美苏双方都越来越多地消耗着自己的稀缺资源。在此情况下,苏联首先开始花费巨资推动苏联红军的现代化,提高其战斗力和行动力,苏联的各种...
3,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 1971年9月11日)---1953年9月3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58年3月27日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总理, 1958年—1964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位期间他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 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
以美苏为代表的超级大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争霸。前苏联是个庞大的国度,靠着自身发达的竞争技术与欧美死磕几十年,可惜还是在1991年解体。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回首往昔,看看前苏联曾经拥有哪些世界之最,以至于如今的许多国家仍然望尘莫及。 首先是国土,这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的硬伤。广袤的土地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战略...
前苏联最严重叛逃事件,差点引发大战,叛徒最后被刺死在厕所里!【军武次位面】凯南 冷战时期,前苏联发生许多起叛逃事件,但对苏联以及苏军造成最大威胁的叛逃事件,莫过于1978年苏空军第十六集团军中将康斯坦丁·科舍列夫的叛逃。冷战时期,美苏各自为首的北约、华约集团,剑拔弩张,紧张对峙,世界笼罩在一场"核大...
就算实力再强的国家,也经不起如此大规模的“分赃”,几千万俄罗斯人陷入赤贫,数百万人失去社会保障,1994年5月24日《俄罗斯真理报》如此评价:私有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苏德战争大4倍。199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1991年的50%左右,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一半;1995年,俄罗斯农业生产规模只相当于苏联解体前五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