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马延圣的“延圣江北刻经处”在日本京都开业,陈列展示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 拜师学习雕版印刷 扬州著名作家汤成难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刻经》,发表在2024年3月刊的《天涯》文学杂志上,小说讲述了“老马”在生活中历经沉浮,最后选择雕版印刷技艺,并成为寺庙...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探索·发现]唐邕被称为“中国刻经第一人”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50409 世纪考古大发现(6) 《探索·发现》 20250408 世纪考古大发现(5) 《探索·发现》 20250407 世纪考古大发现(4) 《探索·发现》 20250406 大地餐桌2025(11) 《探索·发现》 20250405 匠人·匠心(...
石壁上大规模镌刻佛经在中国最早始于北响堂山石窟,“眷言法宝,是所归依”,开创这一历史的唐邕亦被举为刻经第一人。据说现在可确认除北响堂刻经外,涉县娲房宫刻经及邹城尖山摩崖刻经亦与唐邕有关。 四部经典,八方摩崖,分书寸字,“共计428行...
如今,置身于金陵刻经处的经版楼里,邓清之常常被从前的刻经人高超的写样与绘画技艺所折服。前人璀璨的文化成果敦促她耐下性子,几十年如一日地坐在灯下与毛笔、刻刀和经版相伴。 这些年,经常会有人来金陵刻经处采访、参观和学习,这占用了邓清之很多休息时间,但她从中获得了不少满足和乐趣,尤其是年轻学子们积极地...
扬州寺庙刻经人:用 “匠心”传承雕版文化 随着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主体申报的雕版印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的雕版印刷行业发展迅速。 然而,专门为寺庙刻经的,国内仅存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两处,且这两处均未设在寺庙之内。大明寺恢复江北刻经处之后,就成为了全国唯一现设刻经处的寺庙。
深山老庙结缘“千手观音”雕版印刷技艺是唯一一项以扬州为申报主体的世界“非遗”项目,在上千年的流传史中,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6年前,大明寺恢复江北刻经处后,马延圣就在这里刊刻雕版佛经。他有一套作品《观音三十画像》,通过三十幅不同姿态的画像,展示观音的各种形象。作品问世后,受邀在全国各地进行展出...
刻经人剧情介绍: 因为战乱,石经山上的最后一名刻经人要回老家了。在下山途中,他遇到一名爱哭的小姑娘。小姑娘刚刚叫人把身上的钱抢了,而身上的钱是她准备 。
雕版印刷技艺是唯一一项以扬州为申报主体的世界“非遗”项目,在上千年的流传史中,雕版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昨日,在大明寺内的江北刻经处,随着刻经人马延圣完成最后一刀的“开脸”,清代雕版“千手观音”全部完工。这幅雕版作品长1.2米,宽0.5米,是扬州雕版史上罕见的大幅画像。
《云居寺传奇》经系列-刻经人 是在优酷播出的电视剧高清视频,于2013-09-05 02:39:38上线。视频内容简介:刻经人
新街口东侧的淮海路整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古朴肃穆的金陵刻经处,就静静地隐藏在这喧嚣闹市的一角。和南京另一项入围“世遗”的云锦技艺相比,“深居简出”的金陵刻经多少有些神秘。 在刻经处的一间厢房,记者见到了省级非遗传承人马萌青。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庞,看上去比想象中要年轻许多。在这个激光照排、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