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签刻文探析 1、骨上契刻微字 所有骨签未见朱墨书痕,均为直接锲刻,这与甲骨文常常书而后刻有所不同。刻文一般位于骨签的上部,骨签正面上部约2×3.5厘米的骨面刻字,每件刻文一至数行,每行两三字至七八字不等,文字细小,近于“微雕”,最小的1平方厘米内刻两行10多字,每个字甚至不到2毫米见方。这样小的字...
七篇碑文均为四言体,秦代刻石文成为中国碑文之祖,汉魏碑铭多受其影响,后世碑文也多录其则。七篇刻石文除琅邪刻石一篇为二句颂之外,其余均为三句韵。即三句为一颂,每颂有其相对独立的意境。颂与颂之间,不仅能承上启下,也互为因果,表里相衬。选字用典都极为考究,韵律齐整,结构严谨。内容尤其丰富,...
定名为“骨刻文”。这一地区现存龙山文化遗址和非常密集,骨刻文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这一地区产生和使用的文字。遗产介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胶济线西段的邹平、桓台、淄博、青州、寿光和昌乐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出土阴线刻划文字的骨头、滑石器、陶器和陶片等,其中以刻字骨头为多。大多数是当地群众在...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勒石铭金”一词,就是说石刻文字与青铜铸造文字。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
文|刘瑞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朱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刻有“日月山”(有资料称“日云山或日火山”)图符的大口尊,仅陵阳河就有七种类型13个单字,其中17号墓出土的大口尊刻有飘带纹图符。此后,山东诸城、安徽蒙城等地遗址相继出土此种类型的大口尊。2023年6月,江苏常州寺墩遗址也...
1.刘凤君先生认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第一,甲骨文始自盘庚时期,大约距今3300年,是骨刻文中期发展出来专供商王室宗教祭祀用的一种成熟的新类型文字;第二,骨刻文和甲骨文都以骨头为刻写载体;第三,骨刻文的凿灼占卜刻辞为甲骨文...
老师们好,各位网友好:我今天讲大汶口文化刻文和龙山文化刻文。其实这两个文化刻文都是一种文化体系的文字,只是时间段分先后而已。按同期相比之下,大汶口文化落后于良渚文化,但是从商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大汶口文化并不落后,否则在良渚文化中也不会有“斤牂酒”这样的称呼。那我们在大汶口的文物中看到的文字确实...
吾入洞一观,洞已被封,洞顶滴水。吾出洞,立观洞左右岩壁刻文,赏玩久矣,不觉寒冷渗骨,两脚冰凉,遂去而行。今布白鹿洞刻文如下: ①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①原文模糊难辨,细视之若云:“绍熙甲寅秋九稔……登场,群望口口婁祈,随應既晴復陰,於是合沙口元老河南慕容公素口十月二十六日同谒苏仙朝後山,見天...
骨刻文的破译,不仅对山东文化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也将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众多的中外客人到山东亲身体验那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丁再献先生首先对东夷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13年3月20日,主管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副省长到省旅游部门调研,最后听取了丁再献东夷骨刻文字研究成果汇报。6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