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针草即鬼针草,学名Bidens bipinnata L.,菊科,鬼针草属植物,鬼针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广布于全国各地。完达山区数量较多。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
坟上开花是好的,长刺介草是不好的。
刺蕊草属是唇形科下一属,约(46)6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热带至亚热带亚洲,热带非洲仅有2种,中国有16种,产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其中广藿香在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和广州、广西南宁、福建厦门等地广为栽培,梗、叶供药用,用于妊娠呕吐、胃气痛及预防感冒,为芳香健胃、解热、镇吐剂,又为一芳香...
刺蕊草(Pogostemon glaber Benth.)为唇形科、刺蕊草属的一种植物。产自云南西部、南部至东南部;常见于海拔1300-2700米的山坡、路旁、荒地、山谷、林下等阴湿地。尼泊尔,印度至泰国,老挝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茎高0.5-2米,钝四稜形,分枝,初被柔毛,后变无毛。叶卵圆形,长5-8(10)厘米,宽...
刺盖草产于中国四川、南川等地。刺盖草常生于路边草丛中向阳处。刺盖草味苦、性平。刺盖草的根可入药,具有凉血利水,补虚消肿,祛风止痒等功效,还可治疗水肿病,虚弱,跌打损伤,痈疮红肿,痒疹,疥廯等症状。形态特征 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上部茎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4厘米,羽状深裂,...
鬼针草(Bi&m pilosa L.)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鬼钗草、粘人草、粘连子等,我国多省均有产,为我国民间常用药,味甘、淡、苦,性微寒,归肝、肺、大肠经。内服可治疗急慢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胃肠炎、疟疾等,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等。现代研究表明鬼针草主要成分为黄酮化合物、聚乙炔类化合物、...
刺盖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功能主治为:凉血,利水,祛风,补虚。治吐血,下血,水肿病,虚弱,跌打损伤,痈疡红肿,痒疹、疥癣。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性味归经 苦,平。功能主治 凉血,利水,祛风,补虚。治吐血,下血,水肿病,虚弱,跌打...
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 Yan)是水鳖科苦草属的沉水草本植物。刺苦草匍匐茎有小剌,有越冬块茎,无直立茎;叶基生,线形,绿色,有少数棕红色条纹或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佛焰苞圆锥形,雌佛焰苞扁筒形;果三棱状圆柱形,棱有剌;种子多数;花期8-10月。刺苦草产中国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刺苦草生长...
短冠刺蕊草(Pogostemon amaranthoides Benth.)是唇形科刺蕊草属的一种草本或半灌木。茎直立,花、果期9-11月。产云南、四川;生长于山谷或林中,海拔1200-2300米。形态特征 草本或半灌木。茎直立,有分枝,钝四稜形,具四浅槽,初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叶披针状卵形或卵形,长6-13厘米,宽1.5-6.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