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陈某还借助“小水滴”“大水滴”“猫头鹰”专用刷单软件,搜索有刷单需求的商户,分配“刷手”刷单任务,完成虚假交易,帮助网店经营者在平台的评价体系内获取更高的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误导消费者。 自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29日,陈某刷单2951750单,刷单商品总金额3.59亿余元,获利372.93万元。 陈某的...
“我开了一个淘宝小店,最近总是收到刷单的广告,说如果我开直播,可以帮我做流量,粉丝可以买,成交量也可以买,还说现在很多直播都这么做,你们应该关注关注!”近日,早报热线82888000接到一位读者的举报电话。观海新闻记者随后调查采访发现,在直播界,刷量买粉简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
今天(3月21日)记者获悉,近日,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黄女士报警,称自己被陌生微信好友拉进福利群抢红包后,群主称点赞关注公众号能返利,黄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后确实得到了百元返利,于是便相信了对方。 随后黄女士通过群主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伏某域”APP开始做任务。做任务的方式就是给平台刷流量...
“刷单炒信”已形成网络黑灰产业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四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对“直播带货”中虚构关注度、流量,雇佣专业团队、“刷手”,虚假交易拍A发B,“寄空包”等方式“刷单炒信”行为进行曝光。 近年来,流量“变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不仅带动了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同...
7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第二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十起案例涉及四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集中曝光了“直播带货”中虚构关注度、流量,雇佣专业团队、“刷手”,虚假交易“拍A发B”,“寄空包”等方式“刷单炒信”行为。 据市场监管总局介绍,自2021年开展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截至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
假流量——在互联网广告投放行业,个别广告代理商在提供代理广告投放业务时,勾结互联网平台内部员工,伙同刷单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虚设广告转化率,一头骗取广告主广告费,一头骗取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假粉丝——不法分子通过批量购买粉丝,增加“僵尸粉”“达人粉”,达到欺骗广告主和消费者的目的。
国内首例因视频网站“刷量”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24日,徐汇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一审宣判,受到侵害的某视频网站公司获赔50万元。 作为视频网站,向消费者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视频作品,广告投放者会根据视频访问数量向视频网站支付相应广告费。受到侵害的某视频网站中,部分影片也会按...
揪出幕后推手,云南警方顺藤摸瓜,去年至今深挖彻查出刷单窝点46个,打击刷单软件技术开发公司6家,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人。目前,已有31人被法院依法判刑。 “敛财”手法❸ 帮卖家“刷假流量” 180元成本收费19800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络水军”无处不在。不仅买家深受其害,卖家也可能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团伙把“...
日前,浙江金华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组织流量刷单平台案,有人制作专用流量刷单软件,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组织虚假流量刷单等方式,为其他经营者提升网店等级,提升直播间的粉丝量、点赞数、围观人数等,一年非法获利272.6万元。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情形,属于帮助虚假宣传行为,监管部门对其处罚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