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料:选择优质黄芪,通常要求根茎完整、色泽黄褐、质地坚实。这是确保成品质量的基础。 2.切片:将黄芪洗净后切成厚度为3-5毫米的薄片。切片有利于后续加工以及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3.拌辅料:准备适量的蜂蜜,通常蜂蜜的用量为黄芪重量的15%-20%。将蜂蜜用水稀释成溶液,与黄芪片充分混合,使每片黄芪均匀吸收蜂蜜。
1、制黄芪:制黄芪是由黄芪加蜂蜜炮制而成,增加了蜂蜜补中的功效,因此制黄芪的功效通常是补中益气,可以用于治疗因中气不足引起的乏力、畏寒、气短、便溏等症状。 2、生黄芪:生黄芪是直接去泥晒干而成,没有添加任何辅料,里面包含有黄芪多糖、皂苷、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通常具有固表、排脓生肌、利水消肿等...
步骤:将黄酒淋洒在黄芪上,闷润后上锅文火焙干,取出阴干即可。2️⃣ 米炒黄芪🍚 功效:米炒后的黄芪能提升其健脾功效,同时开胃止泻,还能矫正原有的豆腥味。 步骤:将大米与黄芪一同文火上锅焙炒至微黄,同炒的大米可以煮粥,具有补气效果。3️⃣ 蜜制黄芪🍯 功效:蜜制后的黄芪药效更温和,补益气血效果...
元代有盐蜜水炙(《活幼》)。明代增加了酒拌炒(《医学》)、姜汁炙(《仁术》)、米泔拌炒(《准绳》)等方法。清代增加了人乳制(《拾遗》)和九制黄芪(《增广》)。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蜜炙等。现版药典收载黄芪和炙黄芪。 炮制方法 1.黄芪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
1.净选与切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蜜黄芪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人净黄芪片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黄芪片.用炼蜜25kg。 3.米炒黄芪 取米置锅内炒黄,倒人净黄芪片拌...
炙黄芪重在补气升阳,在黄芪的诸炮制品中应用最多,由于饮片的临床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视。如传统方法的改进、炮制温度、炮制时间、辅料用量、成品质量分析等研究报道较多。传统黄芪炮制以蜜炙为主,是将生黄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较为粗糙,劳动强度大。有文献报道认为,CY—电动炒药机蜜炙黄芪可...
2. 炙制和炒制黄芪 黄芪的炙制,首次出现在宋代《史载之方》中,谓“炙、轻炙”。炒制首载于《校注妇人良方》上。此后各朝代均有黄芪炙、炒的传统方法。推测这里所指的“炙”和“炒”,应是不加辅料的清炙和清炒。“炙”和“炒”的作用有相同处,如为使药质松脆而易于剉成粉,是工艺上的需要;但也有...
以下是黄芪的常见炮制方法和标准: 1.炒制(炒黄芪):将黄芪用适量的清水浸泡,取出沥干后放入锅中炒热,炒至黄芪表面变黄色,具有香气。 2.温水浸泡:将黄芪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1-2小时,然后沥干备用。 3.蒸制:将黄芪放入蒸锅中,用高温蒸煮一定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然后晾干备用。 黄芪的炮制方法和...
炙黄芪和生黄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加工、功效以及治疗疾病上的不同。 1、加工不同 (1)炙黄芪是由生黄芪晒干切片后加蜂蜜炒制而成。 (2)生黄芪是把黄芪从土里挖出后去泥,直接晒干而成,不需要加辅料炮制。 2、功效不同 (1)炙黄芪因为添加了蜂蜜,增强了补中益气的功效。 (2)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