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环节多、管理精细,技术要求、成本投入高,不同于普通水稻栽培,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实现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提质增效,还需补齐短板,推动全程机械化发展。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在福建建宁举办2024年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种业...
近年来,合黎镇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分析群众擅长分散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以瓜菜花卉制种为主的精细化制种产业,积极引进效益好、实力强、信誉度高的瓜菜花卉制种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广大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节水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应...
近年来,一四三团党委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玉米制种大县奖励资金,以打造11万亩以上玉米制种基地为抓手,大力发展制种玉米产业,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做好了基础,也走出了一条“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推...
坚持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五化”基地建设,打造县内“一核两翼”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带动全县10个制种乡镇共同发展。2023年,全县共落实制种面积3.8万亩,形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子生产基地6个,同时,岑巩县辐射带动周边的镇远、三穗、天柱、玉屏、江口、松桃等地发展水稻制种2万亩以上,创...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水稻、油菜制种产业,已有40余年历史。种业振兴,良种先行。近年来,略坪镇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建设。聚焦种业发展,构建良好产业格局 前瞻性规划布局,科学高效项目管理。种业发展一头...
东方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小龙表示,2022年以来,东方出台了支持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若干举措,围绕全产业链打造,通过实施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龙头企业补齐生产配套短板、开展智慧种业示范等多项措施,巩固产业基础,助力制种产业发展。当前,谋划了约100亩的水稻制种综合服务园,将引入制种企业和相关...
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庄建球代表深有感触:蔬菜制种一头连着农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实底子”。通过发展制种产业,济源1.2万农户实现年收入翻番。以产业为基础,济源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颜值”更高、“底色”更亮、发展更强。庄建...
作为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核心区,近年来,岑巩县思旸镇通过党委政府引导、村支两委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在稳定制种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稳步推进水稻制种产业发展,为岑巩县巩固提升“国字号”产业效益,打造“种业大县”提供支撑。“快点栽,栽完了好吃栽秧酒……”思旸镇磨寨村新寨...
岑巩县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国家级制种基地奖补县”,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2022年,岑巩实现制种规模3.55万亩、产量780万公斤的“双突破”,跻身全国水稻制种产业第一梯队。技术员在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查看水稻育苗生长情况。 杨启志 摄 做足“土地”文章。岑巩县...
制种玉米自动去雄机。(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指出要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打造河西走廊经济带、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临泽县为代表的玉米制种基地,是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