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宋代:刘克庄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这首《一剪梅》词刻画了个性鲜明的词人刘克庄自己的形象。他性情豪放不羁,珍重友情,醉心于诗词文章。请看,这位词...
“幸福诗人” 贺知章的诗作凭啥魅力非凡? | 一、贺知章诗歌风格特点 (一)清新自然 贺知章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就像山间的清泉一样纯净。他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例如在《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将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美女,用“碧玉”...
公元749年,李白在南京南郊的劳劳亭与朋友挥手作别之际,写下著名的送别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平生喜交朋友的李白突发奇想,春风如果能感受人们的离别之苦,就不会去吹拂柳条催它们发青,这世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离别之苦了吧。劳劳亭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送别之亭”...
这家伙读书太少了——他把别人读书的时间用来写书了。[允悲]【转发】@诗人书法家鲁克:字不用说,这诗太好了[强][玫瑰]常常觉得自己是个白痴,写诗填词已40多年了,却常有从未见过的古人妙作突然跃入眼眸,惊艳得小...
时须十基少书素重家军约教从常无放时须十基少书素重家军约教从常无放“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
未几,入翰林掌制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多以诗章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诗及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
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冯延巳,他的思想境界,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他的感叹人生离多会少,虽有普遍性,总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仍有其独到的一面,尤其是他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复杂心事的手法,于后人不无启迪。那白衣飘飘的年代,唱不完的歌,如诗,浪漫;如细流,悠长;...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既归,立恭...
诸彦群英,诗酒皆BE34敌。太平时,向花前,不醉如何休得。 一落索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一落索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 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
青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 -唐·李涉《与弟渤新罗剑歌》 译文: 别惆怅了,青春正好,在此时应斩大鲸,少壮当建功业。 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 -唐·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译文: 我的心不是用石头做的,我的情意难以转移;我的不畏寒霜的意志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