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春秋战国时期,乃至在唐朝之前,“别号”之风并不盛行,此时文献记载出现“别号”的记载可谓只有寥寥数笔。虽然在东汉末年相继出现了卧龙、凤雏、水镜这些为人所熟知的“别号”,但是从大环境来看,此时的“别号”并不多见,如当时“竹林七贤”这些名士就都没有别号,而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魏晋时期“别号”并不流行。
比如,人物别号。它或来自业内、传媒与拥趸的共同创造,每一个“别号”的出炉,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所依凭,背后都或有一段故事。可堪略评。李小龙又名李三脚。这个外号,来自他回港拍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说来有趣,一开始其实是导演吴家骧等人给他取的,起因是因为李小龙在拍戏上不配合,他们就给...
古代文人自称别号,称别人也称别号,所以有些文人的别号使用反而比他的名字更有流传性。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后人多称之为苏东欧;陆游号放翁,后人多称呼为陆放翁。还有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也是以号知名于世,以至于人们对他的名字有所生疏。号的随意性也会出现一些麻烦,特别是给后人读书带来了不少困难。
可以的,凡是给自己起的称为号,或称别号、雅号。 有人专门研究历史上的别号,如葛万里编有《别号录》。 他说"别号盛于南宋,滥于明"。所谓"滥于明",意思是明朝文人的号实在太多了,有些人的别号达一二百个,自己都未必记得住,所以他编了这本书,供人检索。 别号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号,自己给自己起的号。
别号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
常见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芦山居...
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
1、“诗仙”李白,字太白,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因联想想像奇特,天马行空,风格飘逸灵动,故别号诗仙。 2、“诗圣”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用诗歌记载历史,风格沉郁顿挫,格律精严,故称“诗圣”,又称“诗史”。 白居易《琵琶行》 3、“诗魔”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诗人。自言“酒狂又引诗魔发,自午...
1、古人的别号通常是两字或两字以上,有的多达七八个字。如: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王安石号“半山”,郑燮号“板桥”,葛洪号“抱朴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2、古人的别号往往体现自己的主观愿望、生活志趣等。如: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陆游号“放翁”,徐弘祖号“霞客”,元结号“聱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