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病主要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所致,由白蛉叮咬人体传播,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病。可分为皮肤利什曼病、黏膜利什曼病以及内脏利什曼病,我国以内脏利什曼病多见。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面色苍白以及唇、牙龈、指甲苍白等贫血表现;肝脾肿大、消瘦等。辅助检查以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清球蛋白增多为特征。人体...
皮肤利什曼病,指的是利什曼原虫寄生在皮肤,造成皮肤损害的利什曼病亚型。 一、诱发原因 利什曼原虫的感染,这类病菌可以长期生存在人的体内,而且会随着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这类病菌是具有传染性的,一般会通过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白蛉进行传播,所以皮肤利什曼病也是十分复杂的。 二、表现症状 皮肤利什曼...
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利什曼原虫,是病原学检查阳性的可靠依据。在瑞氏吉姆萨染色下,可见细胞质呈淡蓝色,细胞核和动基体呈紫色的无鞭毛体[1](如图6)。 04 总结 利什曼病是全球易被忽视的传染病[2],每年全球有超过90个国家出现150万~200万新发病例[2]。根据传染来源的不同,分为人源型、犬源...
利什曼原虫治疗一般首选米替福新。 针对皮肤利什曼原虫进行治疗。我国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利什曼原虫。具体如下: 1、葡萄糖酸锑钠是治疗利什曼病经典用药,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包括皮肤利什曼原虫在内的所有利什曼病,均有较好的疗效;2、可以使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进行治疗。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针...
内脏利什曼氏病 概述 又称黑热病。黑热病一词来自印度语,意为黑色的发热,因严重感染患者在发热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故名。由多氏利什曼氏原虫引起。病原体因纪念1903年分别发现该虫无鞭毛体的英国医师W.利什曼和爱尔兰医现C.多诺万而得名。类别 本病流行类型大致分三种:①人源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尚未发现人...
2017年3月20日,澳洲球手马克·利什曼以一杆优势赢得阿诺·帕尔默邀请赛,赢得个人第二座美巡赛冠军并获得美国大师赛入场券。2017年9月17日,宝马锦标赛于伊利诺伊州莱克福里斯特康威农场高尔夫俱乐部结束,马克·利什曼没有遇到对手,从头领先到尾。决赛轮利什曼打出6鸟2柏忌的67杆,261杆的总杆数,则打破了赛事的四轮...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是细胞内寄生的鞭毛虫,生活史中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2个时期,必须经过2个宿主。 前鞭毛体期在无脊椎动物消化道内寄生,无鞭毛体期在人或脊椎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内寄生。寄生人体内的利什曼原虫有4种,即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 巴西...
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严重寄生虫病。 这种虫子是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 是一种能引起犬、人和其他动物 表皮、黏膜和内脏出现疾病的鞭毛虫。 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尤其是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利什曼原虫可以通过 白蛉等昆虫的叮咬传播给...
【健康科普】利什曼,勿怠慢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全球致死性寄生虫病。因患者常有色素沉着,且伴有不规则发热因此被称为黑热病。 黑热病的传播途径 1. 传染源:病人和病犬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