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 [ chū jí sh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ū jí shè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省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农民组成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社员按劳力和土地多少进行分配,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归社员所有。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知识拓展:初级社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中国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建立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经济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初级社一般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将私有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分社统一经营和使用,...
1953年,农村开始组织成立合作社。在合作社中,生产资料虽然仍是私人所有,但需要集中到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统一耕种,收获后根据农民的土地入股数量来进行“土地分红”,这是合作社的初级阶段,也称为“初级社”或者低级阶段的合作社。1955年,不少农村地区开始进入合作社的高级阶段,称为“高级社”。在高级社中,尽管农民...
农村初级社和高级社的起止时间大致为1953年前后至1958年前后。初级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即大约1953年前后开始建立的。它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由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初级社的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并按照社员的劳...
农民闹社、退社的风潮,导致了许多合作社的解散和退化。据统计,1956年底至1957年春,全国有3.8%的高级社解散,有11.4%的高级社降为初级社,有7.9%的初级社解散。这样,全国农户中加入高级社的比例从1956年底的87.8%下降到1957年春的68.6%,加入合作社的比例从1956年底的96.3%下降到1957年春的88.4%。为了...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是中国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创建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组织形式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初级社大多是在原有的互助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初级社的核心特点在于,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将私有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
1.《初级社工综合能力》核心章节:第4-5-6-9章 ①第4章:个案工作方法[约14分]重点注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掌握六个工作阶段和5大类工作技巧 ②第5章:小组工作方法[约14分]小组工作的类型(每年毕考)、小组工作的模式、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初级社工实务题的部分易混易错考点,希望大家能熟练掌握,争取考试不因为弄混知识点而丢分~ 第一组 🔸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直接行动。直接介入的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小群体...
性质不同。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被称为“初级社”。初级合作社是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分散的个体农民自愿组织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它具有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等特点,由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土地、牲畜、大农具等仍归农民私有,但需要统一交给合作社集体使用...
75.针对社区部分老年人和儿童缺乏照顾的现象,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套依托“五社联动”机制,助力“一小一老”的服务方案,邀请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组成筹备小组,采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筹备组首先对比了在同等资金投入情况下各个方案涉及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