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初霜”号是1933年1月31日在浦贺船渠动工,11月4日下水,1934年9月27日竣工的初春级4号驱逐舰。该级是继吹雪级驱逐舰后,根据伦敦军备条约的规定(关于驱逐舰,最大排水量1850吨,主炮5.1英寸=约127毫米,日本储备量105500吨)所制定的新补充计划而建造。最开始,日方希望将包括初霜在内的初春级...
初春级驱逐舰是《伦敦条约》限制下的一型驱逐舰,有着相当的的反潜能力和强大的鱼雷攻击力,舰艇设计整体偏高容易倾覆,先后经过多次改进终于成为也堪一用的驱逐舰,参加了日本海军的多场大战,本级舰一共建造6艘,后两艘换装了炮塔和建造工艺也可以叫有明级,6艘分别为初春、子日、若叶、初霜、有明、夕暮。初春...
为了海上攻击力不至于因为大型战舰减少而削弱,日本海军在吹雪和初春等驱逐舰上安装了重型鱼雷,而初春级又比吹雪级多了2门火炮,当时的日本海军恨不得将这些中小舰艇安装上战列舰的火力。初春级驱逐舰排水量1400吨,舰长109.5米,宽10米,吃水3米。初春级动力系统采用舰本式减速齿轮汽轮机2座,吕式重油水管锅炉3...
日本建造的“初春”级驱逐舰,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在《伦敦条约》的严格限制下,尽可能地提升舰艇的战斗性能,因此也被称为条约型驱逐舰系列。这个级别的舰只包括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有明和夕暮六艘舰艇。它们以强大的反潜能力以及出色的鱼雷攻击力而闻名,其主要武器配置以鱼雷为主。在战争初期,...
日本初春级驱逐舰是一系列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舰只,主要用于二战时期的海军作战。其中,已完成建造的有6艘,包括:初春 (Hatsuharu): 于1933年2月27日下水,不幸在1944年11月13日于马尼拉湾被美国舰载机击沉。有明 (Ariake): 1934年9月23日建造,1943年7月27日在格洛斯特角搁浅,随后被美机炸毁。
初春级/Hatsuharu日本 建造初春级驱逐舰的目的是要在《伦敦条约》的限制下的舰体上以最大的可能性安装武备,故该级亦称条约型。有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有明、夕暮6舰。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和强大的鱼雷攻击力,以鱼雷为主体的攻击武器。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四舰开战时编入第1水雷战队,旗舰为轻巡洋...
IJN初春级驱逐舰一览初春型驱逐舰共建造6艘:初春(Hatsuharu)、子日(Nenohi)、若叶(Wakaba)、初霜(Hatsushimo)、有明(Ariake)、夕暮(Yugure),其中有明和夕暮为改修型号,也称为有明型或初春改型。BGM:檻鶴姫, 视频播放量 1379、弹幕量 2、点赞数 49、投硬币枚
经历了一系列改装之后,初春级各舰的排水量还是恢复到了前型特型驱逐舰的水平。海军构想的小排水量重武备舰艇最后终究落了空。而计划中7号舰及之后的后续舰的建造也被取消。次型就是大家熟知的白露级了。不过当初在白露级4号舰完工前,有明夕暮以及白露时雨村雨被归为有明级驱逐舰。4号舰夕立以及5号舰春雨完工...
由于初春级频繁的修补和实际性能不如意。原定的12艘建造计划仅进行一半后就告中止,自第6艘起改建白露级。建成的6艘中从第5艘有明开始在开工前设计经过修改,舰宽增加到10.6米,航速下降到33节,主炮布置和鱼雷发射管在完工时就与前面4艘改装后的初春级相同。6艘初春级在战争中主要用于“东京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