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 [ chū t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ū táng ] 指从唐代开国到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年—— 年),是唐朝的建立与初步巩固时期。 泛指唐代初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初唐从屯田开始崛起的小说 初唐种田流小说 初唐天下 ...
第1首 初唐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是初唐大名人,这是他的一首托物言志诗佳作。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不媚世俗。此诗通过歌颂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暗喻作者自己的高洁品格,声名远播,诗句间满是自信之情。全诗短小精练,言简意深,托物比兴...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骆宾王】辞采华胆,格律谨严,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宾王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豪情壮志,见闻亲切。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鹅、鹅...
唐朝之所以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明朝有本叫做《唐诗品汇》的书,按照唐诗的发展,将唐诗分成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后来大家发现,用这个划分方法,来对唐朝历史进行划分,也非常合适,所以就延续了下来。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大肆消耗民力,导致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隋炀帝急...
初唐诗人 杨炯肯定是认识宋之问的,两人同朝为官,又在同一单位-崇文馆充学士,武则天下诏让杨炯与宋之问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宋之问还认识杜审言,他们曾经一起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编撰过诗赋。据说骆宾王兵败之后,到杭州灵隐寺出家,宋之问正好到灵隐寺游玩,一时诗兴大发,随口说了一句诗文,结果想不出下句...
最早出自明朝,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总序》中把唐朝的诗人们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高棅是永乐时期诗人,他的《唐诗品汇》对后世影响很大,直接开启了后世的《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的征集工作。高棅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他发现,唐朝这四个时期的诗人们,风格大不相同。初唐时期的代表自然...
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分享初唐8位知名诗人的8首代表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好诗,为生活增添诗情画意。第1首 唐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王勃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这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
“初唐四杰”第1位 王勃 王勃位居“初唐四杰”之首,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若不是英年早逝,必定会留下更多精彩的诗篇。王勃的压卷之作我认为共有两首,分别是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古体诗《滕王阁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
初唐: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到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共87年。最开始的几十年还受陈隋遗老影响并没有突出新气象,直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拓了宫体诗以外的题材并将焦点转向社会大众生活之后,“唐诗”这一概念才正式形成,沈佺期、宋之问又在原来五、七言诗的基础上,规范了声调、押韵...
初唐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即公元618年—712年。初唐时国力强盛,有贞观之治、永徽之治等,还有承前启后的武则天时期。此时唐朝威名远播,版图也是最大。初唐时期,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时期的诗人很多,最具代表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