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今年从档案馆中新发现的材料,如与柳青熟悉的当年的区委书记孟维刚写的关于《创业史》人物原型考,原型居然达104人之多,作品中所写村堡、城镇、地名等,也皆可与实际村、镇及地名一一对应,以及《创业史》当年在《延河》发表的翔实材料等,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创业史》由萌生念头到创作...
一、《创业史》的文学意义 比起《山乡巨变》(周立波著,同为十七年文学代表作,题材同为五十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人物塑造和矛盾设置大量参考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柳青的《创业史》的原创性更强,且对浩然和路遥等几代农村题材作家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在文学史... (展开) ...
简介 《创业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玻璃柔术街2013-10-30 23:39:11 现当代文学史必研究的作品,但个人觉得文学性不强。今天才和朋友谈起,还好柳青没有把他的四...
柳青计划写作中的《创业史》是四部,他要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全过程。一切归根于实践,归根于生活 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和新生活,柳青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作家,既往的创作经验特别是生活准备和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要写好《创业史》这样的作品,亟须深入到自己所要描写和表现的生活中去了解...
柳青最后修改的《创业史》样书 柳青(1916—1978)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中篇小说《狠透铁》等。其中描写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扛鼎之作,也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出版后风靡...
第一章创业史 作者:柳青 早春的清晨,汤河上的庄稼人还没睡醒以前,因为终南山里普遍开始解冻,可以听见汤河涨水的呜呜声。在河的两岸,在下堡村、黄堡镇和北原边上的马家堡、葛家堡,在苍苍茫茫的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更加渲染出这...
《创业史(第一部)》是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柳青。内容介绍 《创业史》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着重表现这一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柳青同志生前计划写四部,仅完成了两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和巩固。它们既是互相联系的,又...
《创业史》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着重表现这一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全书共四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 创业史(第一部)的创作者 ··· 柳青 作者 目录 ··· 题叙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二章 ··· (更多) 原文摘录 ··· “活得了吗?”老汉...
《创业史》是中国作家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作者在《创业史》中使用了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他把农业生产化运动,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进而写出历史演进的趋势,而非仅仅就合作化去写合作化。梁生宝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