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个问题,杨学林和祝文畏(2015)推导了任意水平荷载分布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进行稳定分析,引入了楼层竖向荷载分布系数β,推导了楼层荷载分布与结构整体稳定的关系,完善了高规的刚重比控制指标。 3. 规范中放大系数的由来 针对P-delta效应,Naeim(2001)以剪切型结构为例,提供了3种...
按照规范对结构刚重比的要求,软件为了方便设计师进行带地下室结构及有局部小塔楼的结构刚重比一键分析,增加了自动计算刚重比的功能,设计师可以指定刚重比计算的起始层号和终止层号,这样可效得到指定层数对应模型的刚重比。 图8 修改软件刚重比计算的起始层和终止层 同时对于结构计算时,如果结构有填充墙,设计时填...
首先,从程序调整的角度来看,当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时,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软件的设置来考虑P-Δ效应。具体操作为在使用如SATWE等结构分析软件时,在“设计信息”选项中勾选“考虑P-Δ效应”。这样,软件会自动在分析过程中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有助于调整刚重比至规范要求范围内。其次,结...
刚重比的确定基于结构失稳的临界荷载,通过考虑P-delta效应的放大系数,以确保结构位移在实际荷载作用下不超过一定安全范围。放大系数通过增加5%和10%来设定限值,为规范提供稳定性的指导。对于剪切型结构,其临界荷载的理论推导并未十分严谨,基于Smith and Coull(1991)的研究,考虑Goldberg(1973)论文中...
1. 规范刚重比公式的局限性 弯剪型结构验算整体稳定性时,根据公式的推导过程(详“《高钢规》整体稳定性验算时,将《高混规》刚重比乘以0.5是否合理?”一文),弯剪型结构在基本符合假定前提时,整体稳定性验算的结果才是可靠合理的。两个基本假定是:1) 结构布置竖向均匀相同; 2) 楼层重力荷载竖向均匀分布。
刚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有哪些调整方法? 一、程序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在SATWE的“设计信息”中勾选“考虑P-Δ效应”,程序自动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二、结构调整: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通用规范对钢结构的刚重比要求采用设计值,按照设计值的要求,刚重比的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该取1.3D+1.5L,但是由于现行高规以及高钢规对结构的刚重比控制的重力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值1.2D+1.4L,这就导致通用规范执行后,混凝土结构的刚重比是否要按照1.3D+1.5L去控制。按照通用规范要求中对混凝土刚重比没有提到控制系数...
通用规范执行后,结构的刚重比计算及控制应按照现行高规和高钢规的要求处理。对于刚重比计算时结构重力荷载设计值,应按通用规范执行,即按1.3倍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与1.5倍的可变荷载标准值的组合值来确定。4. 结构刚重比与二阶效应系数的关系 结构可以视为悬臂杆件,弯曲型悬臂杆件的临界荷载可以由...
刚重比控制规范条文:(高规5.4.4条)1.对于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见规范)2.对于框架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Di*Hi/Gi>=10名词释义:结构的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称为刚重比。它是影响重力二阶(p-Δ)效应的主要参数,且重力二阶效应随着结构刚重比的降低呈双...
1、程序调整:当剪重比偏小但与规范限值相差不大(如剪重比达到规范限值的80%以上)时,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调整: 1)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