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自我突破与创新能力是生命力的显著体现。见到有新闻说高考“钉子户”,十几年来年年参加高考,按说高中课程是有标准的,在不变的标准下,经过连年努力,成绩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小说写作差不多也是这样。好小说肯定有无形的标准,从现代小说出现以来,这个标准就一直存在于小说天地中。茅奖...
刘醒龙,1956年1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州市,祖籍湖北省团风县,毕业于英山县红山高中,中国现代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1]。 2张 刘醒龙1973年2月毕业英山县红山高中,1985年1月被调入英山县文化馆工作,1989年4月《赤壁》文学季刊常务副主编,2000年为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5月任《芳草》文学杂志...
刘醒龙 1月23日 13:18 来自微博搜索 转一下。 @长江国际传播中心 护苗·绿书签|长江一万里 大岭九千重 好书丰富精神世界水利文明是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品读好书,让更多出版文化精品沁润青少年心田。近日中国三峡集团国家工程中心工程师禹云超与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学生一起,临江而吟《...
刘醒龙出生于湖北黄州,当过水利局施工员、阀门厂工人,在20世纪80年代走上文学之路,于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天行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40年前,刘醒龙在小说处女作《黑蝴蝶,黑蝴蝶……》中,借作品中年轻的主人公之口说过一句话:机遇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40年后再看,一个人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刚好遇...
刘醒龙:一个人的写作正如他的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过程。创作者在早、中、晚期的风格不同,是一生中经过的对个人写作方式的多种尝试。年轻时确实对一些神秘、未知的东西更感兴趣,所以想用文学之笔探索、切入到最深奥之处。但写作多了之后发现,最难的是如何面对平常的人生,并以平常的笔法写出...
刘醒龙:青铜重器是历史器物,在地底下埋藏两千多年,现在把它挖出来,在一般人眼里,不过是冷冰冰的东西,没有情感没有温度,连它的主人都不知道,更别说它背后的故事。就像随便捡的石头,想将这样一个器物构思成作品,难度通常要大的多。《听漏》里写的“九鼎七簋”,它是相对“九鼎八簋”来说的,本该完美...
刘醒龙:记得“贤良方正”文学看重的是独一无二的美,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勉力而为与仁至义尽。乡村之美最是黄昏,从朝阳的滋润开始,经过正午的热烈,终于得来那地平线上的一抹晚霞。刘醒龙,1956年生,湖北黄冈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文联主席、《芳草》杂志主编。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 著名作家刘醒龙今年68岁了。他形容自己是个不爱凑热闹的人,对于写作,也素来慢工出细活,一部长篇小说从构思到完成,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跟读者见面。最新写完的小说《听漏》便是如此,花掉了刘醒龙十年时间。在几十万字的篇幅中,围绕着青铜重器“九鼎七簋”,他...
刘醒龙:当我们选择文学的时候,首先要尊重文学,当我们想和别的写作者同行时,就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同行者。 在写作这条路上,我不知道和同行们相比,我是否走的路远一点,或者站到的位置高一些。不是我无法判断,而是任何“我”对“我”的判断基本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