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挺进大别山到最终成功创建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从上到下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到1948年2月末,刘邓大军主力撤出大别山区时,原本12余万人的主力部队只剩下了五万余人。在过往的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与突围中,刘邓大军中的七万英灵壮烈牺牲,永远地魂葬异乡,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得之不易的胜利,他...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刘邓大军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刘邓大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是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一支英雄部队。在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刘邓大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领导晋冀鲁豫地区的军民与日本侵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刘邓大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南下扑向大别山。整顿完毕的刘邓大军,共12万人兵分三路从鲁南出发,经过半个多月的苦战,他们顺利完成任务,部队主力挺进大别山区。此举立即引发蒋介石政府的高度关注,大别山区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腹地,蒋介石不会允许有这么一支大军留在自己的核心区域。随后,...
按照伟人的设想,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后,不仅会对南京、武汉等重镇形成威慑,还能有效地打乱老蒋的战略部署,继而为我军进行战略反攻创造新的战机。无法站稳脚跟的原因 刘邓大军在刚进入大别山时,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队伍中绝大多数兵员都是北方人。而大别山的气候潮湿多雨,外加蚊虫鼠蚁过多,...
国军这边啊,除了蒋军从河南一直追着打,武汉那边白崇禧也老是调兵遣将往大别山区进攻,想在大山里把刘伯承给一锅端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使得刘邓大军的兵力大幅减少。刘邓大军最初有12.4万人进入大别山,后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又增援了大约2万人,所以总兵力达到了14万多人。可是,才过了半年多,刘邓大军的...
刘邓大军最初叫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杨得志,杨得志奉命北调,本来准备进军东北,因为敌人占领了山海关,最终留在了华北战场,归聂荣臻统领。1947年,刘伯承亲临指导,将原来的第一纵队和第七纵队合编为新的第一纵队。之前的第一纵队和第七纵队,都是主力部队。合编之后,强强联合,形成了刘邓大军的...
可以说,当时的刘邓大军已经基本没有一支完整的部队了,战斗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实际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无论是中央还是刘邓,对当时的困难都早有预估,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意外发生,所以出现的困难要远比预想的多出好几倍。当时,国民党军都有一个估计:刘邓大军就算挺进了大别山,在半年或...
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7日发出“勇往无前,不畏艰难,千里至大别山”的指示,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刘邓部队在21号突破重重障碍,终于成功地进入大别山。这次进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反攻的帷幕。邓小平稍后对部队人数进行了统计,令人吃惊的是,当时412万部队现在只剩下7万多了。当初,四十二万军队,...
但这42万部队其实并不都统属于刘伯承和邓小平,其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大约12万由刘邓大军直接统领。另外还有归属于陈赓和谢富治指挥的八万人。最好就是晋冀鲁豫下辖的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四大军区的主力,加起来有20多万人。如此算起来,整个晋冀鲁豫的正规军才达到42万人。1947年6月到八月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