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蕺山却对于朱子的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人分上有元亨利贞,后人只将仁义礼智配合,犹属牵强。惟《中庸》胪出喜怒哀乐四字,方大是分晓。”(《刘宗周全集》第3册,第421页)蕺山所以断定朱熹的说法“犹属牵强”,是因为他认为在朱子那里,天道之元亨利贞与人道之仁义礼智缺乏必要的联结媒介,所以引入喜怒哀乐...
刘宗周在学问上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蕺山脚下又聚集了四方求学之子,门下不仅包括像黄宗羲这样能够深刻反思中华政治文化的学者,也有像陈洪绶这样的画家。“蕺山学派”印合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古语,刘宗周让这座绍兴城里的小山成为儒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牟宗三在《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序文中写道:“夫宋明儒学...
总之,蕺山的“诚意说”与“本体功夫说”,对于象山的“本心说”与阳明的“良知说”,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修正,消解了它们的形而上学性质,使儒家人学的人本主义特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倒不是说,蕺山已完成了近代人本主义,他仍然讲传统的形上学,但他不是“悬空”立说,而是重视具体的生命存在,在生命存在中发现形而上...
刘蕺山:明代心学的终结者 刘宗周,因讲学于蕺山,世称“蕺山先生”。他为人刚直、忠信,曾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为平民,明亡以后,绝食而死。明代理学史的经典之作《明儒学案》止于刘宗周,钱穆《宋明理学概述》、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陈来《宋明理学》也以刘宗周做结,奉其为明代理学的殿军人物。蕺山诚意慎独之...
摘要:刘蕺山认为,阳明“致良知”不在“未发之中”上用功,却专在念起念灭处着力,是将工夫落在“致和”上,不仅将“良知看得粗了”,也可能会导致工夫“落后一着”。故而,他试图对此“致和以致中”的工夫论进行修正,主张“谨凛于一念未起之先”,体现出自身的学术倾向。蕺山如此评述是否恰当?本文拟从蕺山对阳明...
综上所论,王学中的无善无恶说非告子“性无分于善不善”之义。其本义一为对本体至善的遮诠,一为对化境的描述。若紧扣此两义而不滑转,即可发现蕺山也有王学意义上的无善无恶思想。 二 蕺山论本体无善无恶 蕺山认为超越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他说:
《刘蕺山集》·十七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年家藏本),明刘宗周撰。四库提要 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著录。讲学之风,至明季而极盛,亦至明季而极弊。姚江一派,自王畿传周汝登,汝登传陶望龄、陶奭龄,无不提唱禅机,恣为高论。奭龄至以因果立说,全失儒家之本旨。宗周虽源出良知,而能以慎独为宗,以敦行...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将“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相配并不是始于刘蕺山。陈畅博士在检读孙慎行著述时,发现蕺山喜怒哀乐说的提出当受到孙的启发与影响。[3]孙慎行《礼仪》一文中,已将喜怒哀乐四字与“性”联系在一起:“详绎《中庸》,好合,喜也;兄弟翕、父母顺,乐也;壹戎衣,怒也;祭,哀也。此之性,即未发...
为使格物成为本质工夫,蕺山还把在文本解释中包括“本物”和“末物”在内的“物有本末”之物,换成单指“本物”而言的物,如“独体”等。他说: 慎独是格物第一义,才言独便是一物。此处如何用工夫?只戒谨恐惧是格此物正当处。20 独自有知,知不离独。致自之知,格自之物,只是“无不敬,俨若思”而已。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