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李强,刘至治,顾珈宁 -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嗜水气单胞菌引致金钱鱼细菌性疾病的分离与鉴定 2015 - 马文元,陈彪,刘至治,...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the river sleeper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刘至治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对水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有深入研究。其中一项主要研究中华鳖群体MHC I类基因的多态性,该项目由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支持,于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进行。另一项研究聚焦于大弹涂鱼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识别,该研究由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赞 分享 科研之友 微信 新浪微博 Facebook 分享链接 刘至治 上海海洋大学, 副教授 / 科研之友号:55574335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0 项目 31 成果 612 阅读 17 下载 58 被引 3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产品服务 科研之友 科研之友机构版 科创云 站内浏览 科研成果 科研人员...
来源 《淡水渔业》|2014年第3期|17-23|共7页 作者 李强;刘至治;曾珍;潘连德;汪婉桐;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 ...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7个地方群体的成鳖阶段和后备亲鳖阶段的体形和腹部黑斑图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1)把包括背甲周长、背甲宽、裙边后侧宽等16个参数转化为以背甲长为基数的15项比例性状进行多元函数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太湖鳖和崇明鳖较近,黄河鳖和淮河鳖较近,洞庭湖鳖和鄱阳湖鳖较近.主成份分析表明,把7群体...
刘至治,男,1972年生,湖南新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鱼类分子进化、免疫遗传学。主要承担“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等专业基础课或实验课的本科教学任务。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
刘至治,男,1972年生,湖南新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鱼类分子进化、免疫遗传学。主要承担“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实验”、“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实验”等专业基础课或实验课的本科教学任务。科研项目 (1)中华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