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突军(1909~1938)是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闽中抗日义勇军政委,国民革命军第80师特务大队大队长,中共闽中工委书记,闽中革命杰出的领导人。个人简介刘突军,又名同薪、隐轸,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一户贫穷农家。1926年秋,同薪初中毕业,返回故乡信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年底,党组织接受他入党。
闽中特委领导人,仅剩下因随军作战而幸免于难的刘突军一人。在这危险时刻,刘突军果断行事,重整旗鼓,召开地方和部队党员骨干会议,成立中共闽中工作委员会,接替特委领导。刘突军被推选为工委书记,勇敢地挑起领导闽中党和军队的双重担子,独立地领导开展游击战争。 面临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封锁、“清剿”莆永边根据地的严峻局势,...
内容提示: 出师未 捷身 先死—刘突军遇害前 后纪 实口万 木土1 9 3 8年 初春3月的 一个早上,座落在闽南 古城泉 州市区的承天寺里,淡淡的 晨雾 还没有 完全 散尽,从后殿大厅 里就 已传出 了一 阵阵嗦亮的 歌声,冲出殿 宇直 上云天:“我们 是抗日 的先锋,我们是 工农 的 武装.肩 负着 民族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刘突军遇害前后纪实 获取原文 AI论文写作 >> 开具论文收录证明 >>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摘要 <正> 一1938年初春3月的一个早上,座落在闽南古城泉州市区的承天寺里,淡淡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尽,从后殿大厅里就已传出了一阵阵嘹亮的歌声, 著录项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19...
作者: 万木土 摘要: 一1938年初春3月的一个早上,座落在闽南古城泉州市区的承天寺里,淡淡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尽,从后殿大厅里就已传出了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关键词: 承天寺,钱东亮,后殿,抗日救国,彭时,日本侵略军,抗日前线,日本侵略者,赵南,国共合作 年份: 1992 ...
“红色宁里,闽中延安”——宁里地处莆田和永泰交界处,1936年10月,中共闽中特委机关和闽中工农游击队根据地从常太转移到宁里,直到1941年迁往永泰。王于洁、刘突军、黄国璋、苏华等闽中特委领导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闽中特委机关驻地旧址、红军窑洞、红军山洞、红军练操场、红豆杉群、红军战壕、宁里寨、炮台...
中共领导的福州市互济会主任刘突军摆脱敌人后,于7月初转移到福清来,此时何文成已被捕,刘突军接过了何文成的担子。在这之后,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委员黄孝敏也转移到福清来。不久,在福清镜洋琯口西边村成立了中共福清中心县委,统一领导福清、长乐、平潭、永泰等县的革命斗争,黄孝敏任书记,何胥陶与刘突军、余长钺、陈炳奎、陈...
刘突军,又名郭同新,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川凤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中学毕业后参加工农运动,不久,被党组织选派到赣州市农工运动训练所受训。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信丰县农民大暴动。暴动失败后,他受到通缉。于是,他化名郭隐珍,离开故乡,寻找党组织。在广州潮汕一带没有找到党组织,为了生...
刘突军是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闽中抗日义勇军政委,国民革命军第80师特务大队大队长,中共闽中工委书记,闽中革命杰出的领导人。 刘突军,又名同薪、隐轸,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一户贫穷农家。1926年秋,同薪初中毕业,返回故乡信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年底,党组织接受他入党。从此,他献身于革命事业。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