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皂 刘皂(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雪山,号浩然子,唐代中期诗人。原籍河南,生于陕西蒲城。幼年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年轻时曾任职于宰相李德裕的府中,后因李德裕被贬而离职。之后,他游历各地、结交文人,曾与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人交往。晚年时定居于洛阳,与柳宗元、王之涣等人交往甚密。 刘皂的诗风清新、豁达,...
这句诗,深情地表达了离乡漂泊游子的共同心灵感受。在刘皂的《渡桑干》中,这种情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并州与桑干河 唐德宗贞元年间,即公元785年,咸阳的士子刘皂为了寻求功名,前往并州(现今的山西晋阳一带)居住长达十年之久,然而却未能如愿。当他决定返回故乡,在桑干河上北渡时,他回望并州,一股复杂的情...
《元和御览诗集》认为它出于贞元间诗人刘皂之手。虽然今天对刘皂的生平也不详知,但元和与贞元时代相接,《元和御览诗集》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因此定其为刘作。 此诗题目,或作《渡桑乾(干)》,或作《旅次朔方》。前者无须说明,后者却要解释一下。朔方始见《尚书·...
(唐)刘皂《旅次朔方》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视频播放量 131、弹幕量 0、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俞鱼俞鱼, 作者简介 我只信仰我自己。,相关视频:诗词背诵第741天,(唐)鱼玄机《游崇
长门怨三首唐代: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女子,宫怨,无奈 ...
唐代诗人刘皂的代表作包括《渡桑干》、《边城柳》和《长门怨》等。《渡桑干》: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并州客居十年后的思乡之情,以及在返回咸阳途中对并州产生的复杂情感。诗中“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一句,尤为感人至深。《边城柳》:此诗以边城的一株新柳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
刘皂 刘皂(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生平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年间在世,身世已不可考。生活于中晚唐时代。代表作是《渡桑干》(一名:旅次朔方)《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刘皂(liú zào) 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1、《旅次朔方 / 渡桑干》 思乡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 2、《长门怨三首》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 ...
“却望并州是故乡”,读刘皂的《渡桑干》,搞清楚好诗如何判断 《渡桑干》是一首好诗,作者存疑。一说是贾岛作品,但是看风格并不像,而且这首作品的时空、经历指向比较明确,与贾岛不合。另有一说是唐德宗贞元时期诗人刘皂作品。刘皂的身世无详考,《全唐诗》存其诗五首,粗读下来,风格倒是一致,现在一般...
刘皂: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贞元间(785—805)在世,身世无可考。《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刘皂的诗词列表 旅次朔方 唐代: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边城柳 唐代:刘皂 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