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4 年2 月,刘毓标根据方志敏的指示,在新棚、谷子湾召开两次干部会,对苏区转为游击区作了部署;并从干部中挑选了40 余人组成工作团,随皖南独立团行动。为了保护先遣队留下的数百名伤员的撤退转移和几十个村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刘毓标等率领独立团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多次组织与联合地方游击队对国民党军的残酷...
刘毓标可不仅仅是动脑子的人,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他带着部队直接上阵,打了好几场硬仗,每次往前冲都像跟老天爷较劲似的。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他就跟一面旗子似的,风吹不倒,带着弟兄们往前冲。最后小日本被赶跑,这里面可有他不少功劳。解放战争打响后,刘毓标再次投身革命洪流。从旅政委到师政委,他一步...
刘毓标接到任务负责组建江苏省民政厅,而后担任厅长一职。他快速开展工作以拨乱反正,使得民政工作再度步入正轨。在1979年,他获任命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持续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四、历史终得澄清,精神永垂不朽 1979年时,江苏省委针对刘毓标的历史问题展开复查工作,将所有不属实的罪名予以撤销。至此,他长达2...
1979年,江苏省委重新审查了刘毓标的历史问题,将所有不符合事实的罪名予以撤销。历经长达25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洗刷,面对组织给出的结论,他不禁老泪纵横。在这之后,他从一线岗位退下,然而依旧心系党和国家的发展,踊跃参与议政活动 。在1996年的时候,刘毓标召开了一场“家庭支部会”,对自己这一生的“三个不死”...
1935年5月的时候,刘毓标带着独立团到皖浙赣三省交界那一片儿,开辟出了一个游击新区,没多久,这儿就成了皖浙赣省委搞活动的中心区域了。根据省委的指示呢,独立团就跑到外线去打游击战了,这部队一下子就发展到上千人了。第二年快结束的时候,独立团把安徽宁国县的一个区公所给打下来了。从缴获的报纸上,看到...
面对组织的决定,刘毓标多次申诉,但均未得到改变。1961年,他被迫脱下军装,转业到江苏省民政厅任副厅长。将军的军衔被降,从正军级降至副厅级,但他没有选择离休,而是毅然决定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在地方工作中,刘毓标展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他不顾年事已高,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多次因脑伤复发昏倒在救灾...
次年年底,独立团攻占了安徽宁国县的一个区公所,通过缴获的报纸得知蒋介石被扣留在西安。刘毓标决定再进行一次战斗以庆祝,并顺便确认西安是否发生了变故。经过侦察,发现浙江昌化县城只驻有一个保安中队,于是刘毓标迅速决定进攻昌化。独立团伪装成国民党军队,气焰嚣张地进入昌化县城,保安大队瞬间崩溃。经过对国民党县长和...
刘毓标的两难选择 1956年,有个叫刘毓标的人,之前是华东军区装甲兵的政治委员。那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地方上当个副厅长,另一个是留在军队里退休。本来刚被授予少将军衔没多久,应该是挺风光的。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他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不知道该选哪个好了。刘毓标的革命经历与争议 刘毓标参加革命...
但刘毓标对知识的渴望,就像那春天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劳作之余,他总是找村里的长者请教,学这学那,一刻也不停歇。十七岁那年,刘毓标又踏上了新的人生路,他跟着木匠师傅学手艺。那段日子,他不仅学会了木工活,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他看着这个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心里那火越烧越旺。
老将军刘毓标:从正军级到副厅长的传奇人生终得正名 1979年,南京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70多岁的刘毓标将军正用皮尺丈量着房间每个角落。这位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老兵,此刻却像小学生般认真计算着住房面积,生怕超过组织规定的标准。这个细节,正是他跌宕一生的缩影。1956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一份来历不明的"被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