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刘春霖被钦定甲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就在刘春霖金榜题名后的次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科考,推广学校”。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出身农家的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他因此戏称自己为“第一人中最后人”。中状元后,刘春霖被授翰林院修撰,次年派到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
考完后,阅卷人之一的陆润庠指着刘春霖的试卷说:“此卷书法工整,为通场冠,廷试可望大魁。”但其他阅卷人不同意,最终公议将朱汝珍列为第一,刘春霖列其后。那么,刘春霖后来怎么又成为状元了呢?从策论的内容来看,刘春霖的观点并不算高明,针对晚清政府内郊外困的局面,刘春霖在殿试中给出的建议不过是“整顿吏...
刘春霖的书法堪称一绝,尤以楷书享誉京城,有“楷法冠当世”之誉,其书碑、书扇、书联、书匾、书条幅等墨宝颇受文人雅士青睐。“七七事变”以后,北平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日本人开的商铺,有个叫加藤的日本商人在王府井大街开了家自行车行,开业之际,苦于无名人题匾,他听...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过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迎来了它的终结,刘春霖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作为最后一位状元,作为所谓的“第一人中最后人”,从荣耀加身的天之骄子,到大清覆亡后的迷茫和困惑,再到抗日战争期间拒绝与日寇合作,刘春霖的一生跨越了几个极具变化的历史时期。那么作为...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他生于1872年,逝世于1944年(也有说法是194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即“第一人中最后人”。在中国书法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刘春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技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一颗璀璨明珠。刘春霖是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其书法造诣堪称登峰造极。他...
这一天是1942年1月18日。刘春霖生于1872年,终年71岁。5天后,北京一家报纸报道了刘春霖的死讯。人们知道,中国最后一个状元走了。01. 贫寒子弟的科举路 刘春霖出生在直隶(河北)肃宁县,家境贫寒。父亲原是农民,后为了养活刘春霖和哥哥两兄弟,到保定府衙门当差,母亲在知府家当仆人。刘春霖兄弟俩被寄养在伯父家...
也正是这新加的一场科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刘春霖有个哥哥叫刘春堂,两人从小敏而好学,齐头并进地双双考上了举人,杀进了会试。在1903年的会试科考上,刘春堂中了进士,而刘春霖意外落榜了。刘春霖原本想着三年之后继续参加科考,恰巧慈禧过七十大寿特增了恩科,所以他只等了一年就迎来了...
太后金口玉言之下,大清最后一个状元,也是最悲剧的状元刘春霖诞生了。出身农家,冒籍考试 1872年,河北省肃宁县的一户农人家里,生下名男婴。那会正值大旱,田地收成艰难。父亲便把这个男婴取名刘春霖,期望他的降世能带来一场春雨,以解灾难。刘春霖年幼时,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刘魁书去济南衙门当差,母亲则在知府...
刘春霖:中国历史上的..清光绪三十年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公元1872-1944年),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可慈禧一看就恼了。图为刘春霖。(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