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追求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那毫无疑问首先要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也就是财政。所以这个时候财政改革所肩负的使命,就是要完善国家治理的基础,真正发挥支柱性的作用。如果财政改革不能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不能真正地巩固国家治理支柱,那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谈不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改革毫无疑问是国家治...
一、从企业(公司)治理到国家治理 企业利益主体多元化孕育了企业(公司)治理 要正确理解国家治理的内涵,首先要清楚“治理”这一概念的由来。它来自于企业(公司)治理,是微观概念在宏观上要正确理解国家治理的内涵,首先要清楚“治理”这一概念的由来。 社会利益主体 ...
治理改革是系统重构,不是修修补补,要搭建一个以前不曾有的新的体制框架——具有包容开放特点的国家治理结构。 从经济分权到全面分权改革 国家治理的概念尽管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提出,但国家治理改革的实践却早已存在。从三维治理结构这个框架来观察过...
在刘尚希看来,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更多集中在“国家与市场”关系的调整上,但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治理范畴的改革,已经显著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成为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同时也是下一波改革红利的来源。“为什么我们经济领域这些年发过的一些文件,效果似乎不如以往?就是因为经济改革本身也...
刘尚希,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兼任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
界面新闻:您多次提到“国家治理”与财税改革的关系,这与过往经济改革范畴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又该如何真正理解“国家治理”这样一个大概念呢? 刘尚希:治理实际上涉及到利益关系的平衡。提出治理这样一个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利益多元化就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国家...
原题为《国家治理中的财政角色演进与重塑——基于风险社会的观察》作者:刘尚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忆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形塑国家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财政扮演作为公共主体、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的不同角色。在放权改革、分权改革与治权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
财税体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研究我国的财税体制,要在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全面把握财税体制问题的时代性,放到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财税体制改革并非政策上的修修补补,也不是隔靴搔痒,而是要展开一场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变革,是一次立足全局...
同时,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让其能力与财力、权力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更好推动财政职能超越经济属性和收支范畴,全方位、全过程支撑国家治理,努力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和公共风险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刘尚希等,2022b)。 二、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应基于“分税制”的“分责制”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从不同维度阐释“现代化”的含义、从不同发展阶段解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深入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文章将刊发于近期《国家治理》周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个维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