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该曲共分两个部分,以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情绪,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概述图来源:)创作背景 1928年1月22日(农历除夕),刘天华邀请音乐界...
又名《忧心曲》,刘天华作于1932年1月。表达了作者忧心忡忡,想努力寻找出路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10.《烛影摇红》刘天华的最后一首作品,作于1932年。节奏明快,跳跃感强,富有舞蹈性。用烛影摇红这个词牌名恰当地表达了这首舞曲的舞姿和情调。此曲并不是尽情欢乐,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二胡和琵琶领域,下列属于刘天华作品的有( )。A、《二泉映月》B、《空山鸟语》C、《十面埋伏》D、《良宵》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D 首先本题题眼考查的是刘天华的作品。刘天华,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近代优秀的民族音乐家,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二胡作品《病...
百度试题 题目下列哪些作品是刘天华先生的代表作?()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光明行》《空山鸟语》《月夜》《良宵》 反馈 收藏
《光明行》,公认二胡十大名曲之一,是刘天华于创作于1930年前后,发表于1932年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在二胡创作上是非常大胆的。虽然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先进因素,如在音调、转调、旋律的进行、音乐的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但整个乐曲仍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是一首真正具有中国气派的进行曲,也是一首借鉴...
这是吕文成对发展二胡艺术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使他成为与华彦钧、刘天华并驾齐驱的20世纪中国“二胡三杰”之一。 “二胡三杰”的出现,乃是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然现象。 20世纪是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持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本...
来源:cctv15《良宵》作曲:刘天华编配:王丹红指挥:吴林励演奏:宋飞 邓建栋 朱昌耀陈军 李源源 唐峰协奏:中央民族乐团 乐曲简介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 该曲创作背景是刘天华在1927年除夕之...
B。解析:通过分析题目能够此题主要考查刘天华的作品。其次分析选项,A选项《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B选项《烛影摇红》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曲,作于1932年,此曲是一首舞曲,借广东小曲中的标题采用三拍子的华尔兹节奏,将继承和借鉴相结合,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派华丽、...
《刘天华作品全集》是2010年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 龙音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 《刘天华作品全集》主要讲了:刘天华小传、国乐改进社缘起、我对于本社的计划、《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二胡独奏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改进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