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多荃当时正在气头上,根本冷静不下来,一听于连长的话也没有调查,就把账算在了高福源头上。2月4日,高福源接到了师长的电报:速到师部开会。接到命令之后,高福源丝毫没有怀疑。他跟刘多荃都是少帅的人,大家同一条战线,当时少帅被扣,东北军需要稳定,大家需要精诚团结。因此高福源没有多想,放下电话就开始...
1937年2月2号,东北军里的一些老将,包括王以哲,被一些年轻的军官给害了。王以哲是刘多荃的老上司和好哥们儿,他们关系特别好。刘多荃一听这事儿,气坏了,立马带着部队冲到西安,到处抓那些年轻的军官。但这时候,那些杀人的军官早就跑到苏区躲起来了。刘多荃收到秘密消息,说军长王以哲被人害了,那时候高福源...
其实,蒋介石对于是否直接处置刘多荃,也同样有着诸多的顾虑,也是涉及东北军稳定的问题。如果他处置刘多荃,就相当于告诉了东北军所有的将领,他们都将是不安全的。这样一来,在张学良刚被囚禁,而东北军正处于混乱的状态,大家为了救张学良,分别在是谈是战上较劲的时候,如果蒋介石敢拿刘多荃开刀,势必会让东北军中...
1923年8月,刘多荃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就开始谋求出路,当时姜化南已经提前毕业,并且加入了张作霖的奉军,在姜化南的邀请下,刘多荃回到东北也加入了奉军。虽然张作霖是一个绿林豪杰,但是他却很重用正规军校毕业的军官,刘多荃刚加入奉军,就被任命为炮兵排长,当时炮兵可是每个军阀最精锐的部队。1925年底,奉军大将郭松...
拉开了从内战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最终奠定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础。关于西安事变,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三位主要人物,但其实还有许多关键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负责全面指挥西安事变的刘多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执意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果不其然最后被蒋介石“留”下了,蒋介...
《刘多荃:从“捉蒋”总指挥到抗日功臣,一位坚守良知的军人》一文详实地叙述了刘多荃这位历史人物丰富而曲折的一生。作者通过清晰的叙事,生动地勾勒出刘多荃从军早期的经历,到在西安事变中软禁蒋介石,再到抗日战争的奋战,最终走向解放前夕的转变。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评论。首先,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当,通过时间线的...
人物简介:刘多荃 (1897-1985),字芳波,奉天凤城(今辽宁凤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被提升为师长。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刘多荃参与了此次事...
在张学良的部队里,刘多荃是个特别的人。他不是张作霖提拔的,而是张学良亲自培养的心腹。张作霖时期,军队里派系众多,将领的忠诚度也不稳定。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学良悄悄隐瞒了丧事,就怕军中出乱子。归顺国民政府后,张学良慢慢壮大自己的力量,刘多荃是他着重培养的人。1925年,张学良看准人才,将那时只是小官的刘多...
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提取到两点关键线索。第一,他的建议能够对张学良的态度形成一定影响;第二,他的官职不仅高,而且是心腹中的心腹,因此我们也不难猜测刘多荃在张学良心中的地位有多重。从1935年起,张学良的东北军便被蒋介石派去前线对付红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学良却对继续围剿红军越来越抗拒。于是在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