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接下来的专访,刘商英将继续分享本次个展“绘画与游荡”中,不同创作阶段的递进关系与创作心态流变;回顾行走东天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发出的创作转型可能性;烧毁作品残留物进行的二次创作“无题”系列的创作过程与背后思考;以及刘商英对“以肉身经验介入绘画”正试图作出...
将刘商英的绘画归入行动绘画、表现主义或某种大地艺术、荒野艺术等其实都是一种简单的概念分类,也不能轻率地将他的艺术实践视为中国古人“游观”哲学的延续,古人所描绘的山川风月是在古典审美经验审视下的产物,刘商英在人类规训外的狂野自然的艺术实践,显然超出了中国艺术史经验范畴的行为,目前的概念是难以归类和定义,...
从“西藏阿里”迈出第一步到今天,沙暴、狂风、冰雪、霜冻、炙晒、干旱、缺氧和疲惫都不过是流淌于刘商英艺术躯体周遭的物质现象。心灵磁场与在地认同感相互吸引,产生的能量足以抵消字典意义上的苦难与艰辛。基于血统、家庭和挚友影响一步步走向遥远西部的天际线,这是他的绘画之旅,也是获得精神自洽的修行之路。刘商英...
刘商英 更多 1974 出生于云南昆明 1995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199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 主要展览 2023 在世界之间行走,西海美术馆,青岛,中国 2023...
于刘商英而言 在各地的行走经验之中 他与自然的交流 常常指向生命的本质和无限 没有目的、没有结果 “绘画成为一种朴素的劳动, 一种耕种,让我觉得踏实” ▲ 刘商英在“洞见ART”采访现场 本期“洞见ART”将带来 艺术家刘商英的行走与自述 “绘...
从1990到2004,15年间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都没有离开过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商英注定要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在他看来,绘画是最好的一种独处方式,也是与自己对话,真真切切感知自然和世界的途径。艺术被他上升到生命的意义的高度。于是,“在路上”成了他贯常的状态,从家乡内蒙古到太行山腹地,从天府之国到...
作为继2022年西海美术馆举办“在世界之间行走”之后的又一次大型个展,“绘画与游荡”将呈现重点聚焦在2022年至2024年间艺术家行走于新疆东天山进行的在地性绘画,也包括2016年到2021年之间,刘商英在新疆罗布泊、阿尔金山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等地进行的绘画系列。
在798艺术区的星地艺术中心,刘商英的个展“绘画与游荡”展现了他与自然共存的独特方式。刘商英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的直接回应,更是与自然、风、沙、泥、土共同创造的艺术。🎥 纪录片是理解刘商英创作的关键。他的创作过程和意义往往隐藏在现场,通过纪录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艺术理念。他的作品不是对风景的写生,...
戴士和:我看刘商英的画 刘商英写生展作品 1 商英有股憨厚劲,也有股狠劲。那次他是画了几幅好画,虽然幅面不大,但是品质好,耐看。色彩在风景写生的时候也应该是有情有境的,必须是被概括出来的,在相互关系中被提炼出来,成为一种有意向的,有倾向有追求的色彩。当时我们同行一路的十来个人都迷着那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