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刘和珍公开向封建势力宣战,带领同学们在江西首倡剪发,她认为中国女子要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就应有自己的舆论工具,于是她发起创办“觉社”,并担任《时代之花》和《女师周刊》的主编,打造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阵地,被誉为“女界的明星”。 刘和珍雕塑 1923年,刘和珍转入北京女师大英文系,由于思想...
”李大钊跌跌撞撞往南走,后来躲进一个小饭铺,才算脱险。那一天,包括刘和珍、杨德群在内的47名游行群众,惨死在执政府卫兵的枪下,其中最小的年仅12岁。呼吁结成联合战线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广大团员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凶狂吓倒,党、团负责人赵世炎、刘伯庄、萧子璋等立即将一部分党、团员组织起来,联络群众...
刘和珍也痛心疾首的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必须有枪才行”“只要军阀一天不到,教育事业就别想搞好,打倒军阀以后,我再当老师也不迟!”1926年3月18日,刘和珍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希望林语堂教授能够批准停课1天。这天,刘和珍正生着病,可她还是奔走在动员和组织工作最前线,强忍病痛,将标语小旗分发给...
刘和珍,号素予,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一户贫寒人家。家庭的贫寒使刘和珍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优良品德。1918年,她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投身于运动之中:组织同学上街讲演,抵制日货;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改革学校不合理的校规,等等。她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 1921年,刘和珍...
刘和珍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她上学的钱还是未婚夫方其道资助的。所以,大学期间的她生活一度非常清苦,她买书、订阅进步书刊的钱,是她省吃俭用的结果。鲁迅曾在文中说:“刘和珍是唯一全年订阅《莽原》的人”,这短短一句话便足以看出她的与众不同。《莽原》是那个年代的进步书籍,在当时那个年代,看这种书籍无...
刘和珍,一个出生于1904年,比鲁迅同居对象许广平小六岁的女子。她是鲁迅的学生,就读于鲁迅所在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每次听课都会认真做笔记,甚至有时还会提问。然而,她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上学的钱是由未婚夫方其道资助的。因此,大学期间她的生活相当清苦,但她省吃俭用来买书和订阅进步书刊,是唯一全年订阅《...
因为此事,刘和珍勒令退学。二、剪发学武,女子当自强 不过,亦有人说,刘和珍剪短发,是为了练功夫。当年在南昌求学时,刘和珍经常上街溜达。有一次,她偶然经过精武会,被里面的喊声于刀剑声吸引,脚步不自觉停下。一般女子,或许喜欢琴棋书画,但刘和珍是个特例。她觉得,女子当自强,不该太娇气,学些功夫傍...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
01、女师大学生刘和珍的“意外”身亡血泪斑斑的纪念当一个民族孱弱到难以有效抵御外族入侵时,它的每一个同胞就不得不以自己本身为武器去参与驱逐外敌的战斗;当一个国家的政府无能到连自己的国民都难以保护时,这个政府也就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在未经允许的前提下驶入我天津大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