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刘卫辰在战斗中被北魏军队围困,孤立无援。刘卫辰的死因刘卫辰在战斗中勇敢作战,但由于兵力不足和战术失误,最终被北魏军队俘获。在被俘后,刘卫辰拒绝投降,宁死不屈,最终被杀。这一事件不仅是刘卫辰个人的悲剧,也标志着东晋在对北魏战争中的一次重大失败。赫连勃勃的逃亡在刘卫辰被杀后,北魏的赫连勃勃因战局...
刘卫辰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支系铁弗部的首领。以下是对刘卫辰的详细介绍:身份背景:刘卫辰是刘务桓之子,前任首领刘悉勿祈之弟,同时也是胡夏建立者刘勃勃之父。继位经历:359年,刘悉勿祈去世后,刘卫辰杀掉了悉勿祈之子,自己继位成为铁弗部的首领。政治立场:刘卫辰继位后,在前秦及代国之间周旋,叛服无...
仅仅几个月后,拓跋珪的铁骑又一次追击而至,刘卫辰父子狼狈逃亡,最终在12月被自己的部下背叛杀害。拓跋珪斩下刘卫辰的头颅示众,并诛杀了其宗族五千余人。至此,刘卫辰反复无常的一生落下帷幕,恶贯满盈终难逃一死。 刘卫辰的悲剧,是他一手造成的。他以为背信弃义可以换来权力和地位,却不知每一次的背叛都在为他...
刘卫辰(?—391年),十六国时期匈奴支系铁弗部首领,刘务桓之子,前任首领刘悉勿祈之弟,胡夏建立者刘勃勃(即赫连勃勃)之父。359年(东晋升平三年、前秦永兴三年),悉勿祈去世,卫辰杀悉勿祈之子,自己继位。卫辰继位后,依违于前秦及代国间,前秦天王苻坚以之为左贤王;而代王拓跋什翼犍则将...
但偏偏,人算不如天算。拓跋珪的出现,直接宣告了刘卫辰的末日。拓跋珪可不是善茬,他就是那种说干就干的狠角色。390年,他对刘卫辰发起了雷霆一击,直接将这位"职场精英"打回原形。最后的结局堪称惨烈:391年9月,拓跋珪突然发起袭击,刘卫辰的部队瞬间土崩瓦解。短短几个月内,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职场大佬"被...
北魏灭刘卫辰之战,是发生在北魏登国五年(390年)至登国六年(391年),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王拓跋珪消灭匈奴刘卫辰部的作战。简介 北魏登国五年(390年)至六年,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王拓跋珪击灭匈奴刘卫辰部的作战。登国元年,拓跋珪聚集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称魏王,史称北魏...
历史知识> 刘卫辰 十六国时铁弗匈奴部首领。刘虎孙。初附代王什翼犍,又附前秦。东晋太元元年(376)导苻坚击灭代国,坚以之为西单于。后乘苻坚淝水战败,尽有朔方之地,被姚苌拜为河西王、大单于,统河套以西地,屯代来城(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北)。十七年为拓跋珪所败,被部下所杀。
历史民族史> 刘卫辰 ?—391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刘务桓第三子,※刘悉勿祈弟。东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兄卒,杀兄子自立,朔方以西,东至上郡,控地千余里。遣子朝代国,娶代王拓跋什翼犍女为妻。同时通好前秦,被苻坚封为左贤王,请寄田内地,春来秋返,获准。五年,以掠秦边民受苻坚责,遂背秦,专附于代。哀帝...
刘卫辰,是匈奴右贤王刘去卑的后代,与前赵光文帝刘渊同族。刘卫辰的祖父刘乌路孤(刘虎、刘武),在前赵昭武帝刘聪在位时期,因是宗室的缘故被封为楼烦公,担任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刘乌路孤被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打败后,出居塞外。刘卫辰的父亲刘务桓(刘豹子)招集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