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啻鹤立鸡群。” 历史评价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
这个特点一下子被刘伯承抓住,他指出:“目前敌人的配置,东段敌人兵力重点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上,其特点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从西北向东南摆成一字长蛇阵对我组织防御。在西山口方向,敌人左翼就是它的肚子,从这里开它,要比砍背容易些。”他要求部队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法应对,并说:“分进合击是军事原则,...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州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
可见,邓小平说的刘伯承唯一一个“缺点”,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缺点,恰恰是他的优点。刘伯承出生于1892年12月4日,到1942年正好是50岁大寿,我党虽然不提倡党内人士做寿,但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大家为了提升根据地军民的抗日士气和信心,就决定为刘伯承举办一次庆祝大会,军民联欢,热闹一下。不过,刘伯承本人却...
可是刘伯承元帅依旧坚持。当时是1916年,他赴四川指挥战斗,战士们在等他,他必须以尽快的速度重新回到战场。如果用了麻药会影响脑神经。也会影响视力,影响后期的指挥作战,这是他所不允许的。在那一场手术上,刘伯承元帅双手死死的抓紧白色的床单,食指泛青,双手握拳,面部甚至也变得狰狞起来,可是他依旧一声不吭。
其实,刘伯承还曾经三次担任我军总参谋长,其中又有两次被撤职,这是什么原因呢?刘伯承第一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是在1932年10月。自从南昌起义失利后,刘伯承就去了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直到1930年才回国,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协助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1932年,刘伯承去了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先是...
可以说,刘伯承最终能够成为十大元帅中最高龄的人,刘伯承能够在丧失思维能力仍然活了十几年,周总理的关怀和重视,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周恩来请刘伯承担任起义军参谋长 周恩来和刘伯承,最早在一起共事是在南昌起义之中。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我党意识到,唯有武装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几个月...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
刘伯承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在长征期间担任先遣军,时刻牢记军事任务。每次指挥作战,他都仔细分析我军、敌军的情况,考虑时间和地形。若对任何细节感到不熟悉,他都会极其谨慎地行动。刘伯承的作战风格灵活机动,能够因势而变,多次以少胜多,取得了巧妙的胜利。1937年10月,刘伯承指挥129师在山西七亘村地区巧妙布阵,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