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宽严相济: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挽救犯罪分子,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规 预防再犯罪:对于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在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是司法机关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人民,保障人权,正确实施国家法律的指南。为了在刑事审判工作中...
从现在来看,尽管“严打”刑事政策的提出有它的社会历史的背景,也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是,“严打”刑事政策决策的本身还缺乏制度化的严格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人治的色彩,它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过程。一、“严打”刑事政策的历史回顾 我国第一次提出“严打”刑事政策是在1983年,“严打”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实...
自从2004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以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刑事政策,在指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是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文件,对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文件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发〔2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
刑事政策是国家为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而制定的,体现国家对犯罪反应的整体战略和策略的总称。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指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刑事政策的定义 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律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国家对犯罪问题的整体态度和应对策略。刑事政策不仅关注犯罪的惩治,...
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长期坚持好贯彻好。”刑事政策的变动性与刑事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为刑事政策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必要空间。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长期坚持好贯彻好。”刑事政策的变动性与刑事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的互动性、互补性,为刑事政策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必要空间。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要...
一、什么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可以通过对“宽”、“严”和“济”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语义学上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基本蕴含。宽严相济的“宽”是指宽大、宽缓和宽容。宽严相济的“宽”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该轻而轻,二是该重而轻。该轻而轻,是罪刑均衡原则的题中之义,也合乎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