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论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译者:韩廷杰 出版年:2023-7 页数:432 定价:138 装帧:平装 ISBN:9787521104394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 作者简介· ··· 韩廷杰,汉族...
(二) 复次,应分别论。所谓论者即是法也。夫于法所宜善思惟,若能思惟则解其义。 我昔曾闻,有婆罗门名憍尸迦,善知僧佉论、卫世师论、若提碎摩论,如是等论解了分别。彼婆罗门住华氏城中,于其城外,有一聚...
"究竟"可能指的是最终或最高的果,"顺"可能指的是随顺或次第获得的果,"障灭"指的是消除障碍所获得的果,"离"指的是脱离或解脱的果,"胜"指的是殊胜或特别的果,"上"和"无上"则分别指的是高级和最高级的果。 3. 论曰:略说余果差别有十。 这是开始详细解释各种果的开头,明确指出将要介绍的果有十种差...
论曰:具分障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于诸菩萨种性法中,具为障故。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性法故。增盛障者,谓即彼贪等行。平等障者,谓即彼等分行。取舍生死,能障菩萨种性所得无住涅槃,名于生死有取舍障。如是五障,随其所应,说障菩萨及声闻等二种种性。
主要辨别了法与法性的区别,并对唯识思想与法的观念时分四部分作了详细介绍。另外,全书以六相显法相、六相明法性的理论,以及生死与涅架、虚妄分别与真如的学说为纲领说明了如何使虚妄显真实的理论。在全书的教义方面,《法法性分别论》的学说与心性本净说、如来藏说非常接近,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答案:紫菀与款冬花:此两味为临床常相须而用之药对,药性辛苦,但温而不燥,能润肺化痰止咳。无论新、旧、寒、热、虚、实之咳嗽皆可用之。其区别在于: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长于止咳。 百部与川贝母:两者均性润,治疗肺燥咳嗽、新旧多种咳嗽及痨咳。但百部性润而温,以止咳为长,兼能杀虫,治蛲虫、阴道滴虫和头...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6、价值论: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
论曰:此论唯说如是七义。一相,二障,三真实,四修诸对治,五即此修分位,六得果,七无上乘。 总说。 今于此中先辨其相。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 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
这个一分常论是在自他分别中,以相缘相的因缘戏论法。第一,妙明心本就湛然清净,只因众生觉上加明,真觉变成妄觉,产生种种虚幻相,你不能说这些虚幻相就不是自性真常。这就好比,瞪视虚空见到的虚空华一样。虚空华本是妄觉中的虚空相,你不能说,虚空是“我常”,虚空华是“他无常”。第二,国土之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