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有漏法。云何出离依法?谓无漏法。何故此中说有苦出离依受耶?答:苦受、虽有漏;而有少出离依性。依彼故说苦出离依受。谓彼、有与烦恼相违,及与烦恼不相杂性。有余师说:苦受、虽皆是有漏;而有能引发随顺胜义出离依无漏受者。依彼故说苦出离依受。以能暂时伏诸耽嗜故。
他们是我们出离轮回的最胜依怙。善知识就是使我们能够依靠他的见、修、行、果的力量,很快成熟地掌握一条解脱道中最近的捷径的人。所以善知识是我们最应该皈敬的。我们把恩德最大的善知识列入上师宝,上师指的是善知识当中最殊胜的善知识,我们把他简称为“上师”。上师为什么这样殊胜呢?因为上师的“身”是一切僧...
自学《瑜伽師地論》卷十一_三摩呬多地004-五出离 清淨意 0 0 自学《瑜伽師地論》卷十一_三摩呬多地003-四静虑 清淨意 11 0 自学《瑜伽師地論》卷十一_三摩呬多地007四十种作意 清淨意 0 0 《对有的修行者来说可能是最后一世,因为你可能已经修行了很多世了》 你的心还要流浪多久 1.9万 27 自...
未修成佛菩提,不可修出离。依菩提修出离,是仙佛。没有依佛果出离者,是灵魂。阴身即是魂魄。如出离时遇到邪魔,被其吞食,失去灵魂,就如死亡。切记,未修成菩提道,不可乱修出离!。【转发】@:该内容请至手机...
吕澄所提到的“正觉与出离”、“法性本寂本净”、“转依说”以及“认识行为环境习性藏识转换染尽净满转世而出世世间出世统一”等概念,在佛学中有着深刻的内涵:正觉与出离:正觉:指的是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达到无我、无常、苦的彻底认识。出离:指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涅槃的境界,即超越...
皈依三宝:出离生死,成就佛道的关键 皈依僧众,就是皈依十方僧众,包括圣僧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以及凡夫僧。佛法之所以能够传承三千年,经久不衰,全靠僧众的传承。僧众能够续佛慧命,使法灯不灭,成为众生的眼目。 在家居士这一代信佛,下一代不信了,佛法就断了。因为僧众能够出离居家五欲,世俗尘累,全身心承担...
活得苦了,自然寻求出离。这句话如果依经典教义说实相的话,应该是众生因根本无明愚昧、不守真如性德,立知见、从本向末堕落,即从生灭门出流,烦恼痛苦了,开始反闻闻广大自性、回归本觉心源,叫从生灭门逆流,归本解脱。这是规律。若明白教义,仅仅是引导,觉悟出离与放下世欲才是践行需要的。 。 ...
他们用这样的看法解释一切,到了“正觉与出离”这一问题上,也把世间和出世(涅槃)统一起来,以为不是离开世间而有出世,却是得着世间的实际,依着世间实际而践行,谓之出世(一三)。这样地看得世间和出世为一,我们曾经说它是“即世而出世”。 龙树学系说世间的实际即是涅槃,所以按照实际而行就和道理相应,成为瑜伽...
2016年11月12日发布 08:51 圣旭法师「正在说法」障深业重难出离 唯依念佛出生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