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出帝,很多人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三国时期。出帝是当时的一个皇帝,他的全名叫做刘协,是汉献帝的弟弟。刘协登基后,由于诸葛亮的辅佐,国内政治比较稳定。然而,在历史上,出帝并不是一个出彩的皇帝,其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张和决断力,导致了三国时期的蜀汉国力逐渐衰弱。除了在中国历史上...
出帝石重贵(公元 914-964年),后梁乾化四年生。其父石敬儒(高祖石敬瑭之兄,曾为唐庄宗骑将,早死),高祖以重贵侄为子,母安氏,老而失明。石敬瑭于公元 941年 6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公元 944年改年号为"开运"。公元 941—946年在位,计6年。石重贵善骑射,性谨厚,但不喜诗文,高祖派博士王震教...
不久之后,辽国皇帝一路南下,来到开封府,将幽禁中的晋出帝石重贵废为负义侯,并迁往辽国居住,至此,后晋政权覆灭,晋出帝石重贵沦为亡国之君。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晋出帝石重贵曾两次在对辽战争中获得胜利,在军事上占据着优势,但为何会这么快的兵败亡国呢,这就不禁让人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晋出...
后晋天福七年,即公元942年六月,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关于石重贵的继位,有种说法是石敬瑭去世时,本来是传遗命让自己的幼子石重睿继位的,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却联合宰相冯道,主张立石敬瑭年长的养子石重贵为帝。于是石重贵继位。石重贵刚登基不久,就在景延广的怂恿下...
述律太后派自己最心爱的幼子耶律李胡去讨伐,但是李胡战败,最后太后被迫和新君和解并遭到软禁,晋出帝一行人又被迁回辽阳,这里物产稍微丰富一些,一行人的物质生活略有改善。公元948年4月,辽世宗前往辽阳,传召晋出帝来迎。晋出帝穿上白衣和纱帽,带着冯皇后和母亲前去拜见,晋出帝出于屈辱和恐惧,见了辽世宗...
石敬瑭于公元941年6月病死,石重贵承制即位及为后晋出帝。石重贵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时,能继承大统,其间不乏宫中密谋。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来石敬瑭在病中托孤与宰臣冯道,意思要冯道辅立石重睿。但他死后,冯道与当时掌握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却擅立石重贵为帝。他于同月继位。
不管是武则天对于唐朝的功绩,还是世人对于她的批评,都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她以女子身份,登上帝位,搅动历史风云,堪称千古女帝。然而对于武则天的后人们来说,有武则天这样的长辈却是一种痛苦。 武则天对于权力的迷恋程度是疯狂的,她有能力,同时又有野心和欲望,成为武则天的儿子并不是一件幸事。当武则天继位以后,不管是...
真到了现场直播,刘邦一点可不怯场,马上发挥出自己影帝般的演技了。“赖账”加“喊屈”的计策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立马将项羽感动的痛哭流涕。气得范增直骂“竖子不足与谋”,只可惜,戏已散场,人早跑了。老刘可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从而继续自己的创业之路。然后就是他的子孙东汉光武帝刘秀,这可是个好...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冯道雕印《九经》...
大巴山有个叫朱仕强更厉害,他自称自己是朱元璋的后代,也要称自己是皇帝。只不过他这个皇帝就当了一个星期,就被村书记带人教训了一顿。还有叫曹家元的,叫林文勇的都是称过皇帝的。实际上,想当皇帝的人有很多,在大巴山之外,也有不少人称过帝,只不过人数没有大巴山那么集中。那么大巴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